刷新省鸟类新记录!
最近、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在进行日常鸟类监测中,
和一只厚嘴的绿鸽子
楔尾緑鳩。
经查阅文献证实,大花蕙兰和楔尾大花蕙兰是鼎湖山鸟类新记录,也是广东省鸟类新记录,均属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
楔尾绿鸽和厚口绿鸽。
梁暁慧撮
经过67年的精心保护
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新的记录层出不穷。
近年来,该保护区正在积极探索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新篇章!
01
北回沙漠带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建于1956年,
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也是唯一的奴隶
中国科学院自然保護区。
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刊登于《南方日报》的通告。
地図源広東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鼎湖山保护区占地1133公顷,
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南亜熱帯地帯帯性森林植生
——季節風常緑広葉林
生物多样性、
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存在鼎湖山保护区内
森林植被高,物种丰富,
被称为“北方回到沙漠的绿色珍珠”。
地図源広東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鼎山保护区有
丰富的生物、
是华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目前已记录高等植物2291种,其中当地保护野生高等植物1778种,占广东省野生高等植物种数的近28%,并迁地保护植物513种;
共记录兽类43种,鸟类272种,两栖类23种,爬行类58种,分别占广东省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种数的30%、47%、31%、37%;
有大型真菌836种,占广东省大型真菌数量的70%; 鱼类有25种,已鉴定出昆虫740种。
地図源広東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在鼎湖山保护区记录的野生动植物中,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133种
,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6种、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七种。
鼎湖山被命名为主要模型标本
种子有202种,
还有44种被命名为“鼎湖”。
因此,鼎湖山保护区还
“种子宝库”和“基因仓库”。
02
生物多样性丰富
鼎湖山保护区历史悠久
保护效果良好,
记载的人为保护历史有近400年,
特别是鼎湖山保护区成立后
得到了更规范有效的保护。
地図源広東鼎湖山国家級自然保護区
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
结构复杂稳定,
物种众多,植被类型多样,
生物多样性富集度高,
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鼎湖山庆云寺周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伍志锴摄
鼎湖山保护区
还积极开展长期的生物多样性和
野生动植物物种等多方面的科学监测,
通过野外调查监测数据显示,
鼎湖山新物种和新记录种不断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
共发现有新物种57种、新记录种120余种,
几乎每年都有新物种发现
或新记录种产生。
鼎湖山的动物。
图源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时,监测数据
还发现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格木
为主要优势树种的格木林,
其格木个体数和面积明显增加;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白鹇的种群数量
在逐渐扩大且分布范围遍布整个保护区;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版纳鱼螈种群稳定且较为丰富。
白鹇。
梁亮摄
2018年还通过红外相机监测,
拍摄到了30多年未见的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穿山甲,
据了解,这也是首次在广东境内
运用红外相机拍摄到
野生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
图源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前,我国已将
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且把生物多样性保护
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余秀明摄
鼎湖山保护区作为
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启航地,
当前正不断探索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
根据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总体工作部署,
肇庆为充分挖掘、
发挥鼎湖山的生态价值和优势,
6月29至30日,
我市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
生物多样性大会。
图源肇庆林业
大会将为分三节,
6月29日下午参观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保护区,
考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
6月30日上午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大会,
论坛主要由三场主旨演讲和
一场学术沙龙组成;
6月30日下午,
分别在肇庆学院和肇庆中学举行两场
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科普讲座。
来源:肇庆发布肇庆林业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