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肇庆5月22日报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世界共同的话题。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同时也是隶属中国科学院的唯一一个自然保护区。
由于多年来坚持严格保护管理,旅游开发范围占整个保护区的比重不到10%,濒危物种依然大量保存,新物种新记录近年来也层出不穷。
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一同走进这条“北回归线上的绿珍珠”,盘点保护区内蕴藏着哪些神奇的物种。
鼎湖山
鼎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仅为1133公顷,种植野生高等植物1700多种,约占广东高等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其中樱花、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保护对象季风常绿阔叶林,已经成为该地区气候的顶级森林群落。
许多植物因鼎湖山而得名,图为鼎湖钓樟
鼎山自然保护区微生物种类丰富,经鉴定的大型真菌占广东省总种数的70%。
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和充足的食源。
黒眉柳鶯
鼎湖山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休息地和“能量补给站”。
到了春季迁徙期,许多候鸟来到这里或经过这里“北上”繁殖。
2022年3月15日,鼎湖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开展野生动物红外摄像机监测时,发现黑眉黄莺。
确认该物种为鼎湖山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
长尾雉又名“银雉”、“长尾雉”、“长尾雉”、“长尾雉”,体态优雅,羽毛华丽敏捷灵活,被誉为“林中飞仙”。
因其美丽飘逸的尾羽,1988年白鹭被评为广东省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灵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出现在鼎湖古寺周边针阔混交林带,性格敏捷胆小,行动灵活,善于游泳,善于攀比,能爬树捕食小鸟和松鼠,摘果实。
鼎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鼎山自然保护区因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大型“活自然博物馆”,不仅是中外科研人员重要的科研基地,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