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龙正渝、霍力岩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名师课堂|龙正渝、霍力岩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霍力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01

问题提出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和育人方式中蕴含着滋养立德树人的宝贵智慧。

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未成年人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审美能力、养成道德品质等重要价值。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立根树魂”的远大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是在个体生命的早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成为植根幼儿内心深处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素养,激发幼儿内心深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这是学前教育即人生发展关键期教育的灵魂所在,也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塑造人,从起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聚焦适宜幼儿园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底蕴的学前教育体系,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已有不少幼儿园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诸多尝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本身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落地的实践指导,因此实践中还存在教育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不适宜、教育形式“小学化”“成人化”等诸多误区。

本文以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为例:

将系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融入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的路径;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的一体化路径及资源建设;以案例解析的方式系统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问题。

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综合主题活动遵循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以“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为核心,通过产生兴趣、主动体验、深度探究、分享合作、联想创意五步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活动主题,有利于幼儿培养学习品质、建构关键经验、浸润传统文化。

下面以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为例,解析综合主题活动的具体开展路径。

1.产生兴趣

在产生兴趣阶段,教师利用较为短暂的时间,通过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如展示新异事物、设计角色游戏、观看视频材料等方式,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产生浓烈的好奇心,激发出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兴趣。

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动下,幼儿希望通过多种感官对活动主题相关的新异事物进行初步接触和感知。

在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中,教师通过出示亲手制作的橡皮泥成品并提问“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老师手里的橡皮泥跟其他的橡皮泥有什么区别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做橡皮泥吗?”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主动体验

通过观察新异事物和回答教师提问,幼儿对制作橡皮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进入“主动体验”阶段,想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动手操作。这一阶段,通过对事物的初步体验和感知,幼儿用感官获得对材料的认知,把兴趣转化为实际的动手操作愿望,从而真正融入活动中。

在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中,教师介绍制作橡皮泥的材料(面粉、盐、食用油、色素、水等)和制作步骤,让幼儿逐项观察和了解材料,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操作步骤图,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初步理解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3.深度探究

在“深度探究”阶段,幼儿经过初步体验环节,开始更加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对有“准备的”事物进行探索。有深度的学习源于幼儿自主的建构,进入深度探究状态的幼儿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且愿意积极思考、坚持不懈地想办法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试错,营造开放、灵活、自由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支持幼儿将新的经验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做出新决策,解决新问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这一阶段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让幼儿把探究过程记录下,以便进行后续的分享。

在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中,幼儿的深度探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儿用各种材料按操作步骤制作橡皮泥;

第二阶段,幼儿用制作好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任意形状;

第三阶段,幼儿用制作好的橡皮泥捏出十二生肖。

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语言、实物等支架方式,引导和支持幼儿完成每一步操作,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二生肖融入主题活动。

4.分享合作

在充分感知和操作探究后,教师引导幼儿进入“分享合作”环节,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幼儿展开观察学习,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消化、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知识经验的一部分。

在探究过程中,不同的幼儿所产生的收获也是不同的,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回顾和分享,在认知冲突中进行交流和发展,教师再总结提升。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也是同伴之间互动的过程,幼儿可以观察同伴的活动,从而激发出新的探索欲望。

在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中,教师激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橡皮泥和十二生肖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等。每个幼儿都收获了直接经验,但是每个人的经验都有所不同,因此幼儿之间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进行相互学习,发现自己和别人收获的不同之处,共享思维成果。

5.联想创意

幼儿经过自己的深度探究,结合观察、吸收他人的学习经验,对自己的思想形成新的碰撞,摩擦出想象和创意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和延伸,沿着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方向,提出新的主题和兴趣点,自然而然,预设新的开始。

在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中,幼儿分享完各自的成果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用制作成的十二生肖还可以做什么,对活动进行进一步延伸,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的实施路径

基于综合主题活动的教师培训遵循成人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反思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培养教师“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三步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培训活动主题,让受训教师在理论、实践与反思中培养岗位胜任力、提升内生学习力、浸润传统文化。

下面以基于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的教师培训课程为例,解析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具体开展路径。

1.加深专业理解

加深专业理解环节即理论问题讲解,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培训课程的基础。

在加深专业理解环节,重点讲解:

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是什么”:

即教师围绕一定主题支架幼儿全员、全程和全面探究;

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为什么”:

即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

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怎么做”:

即产生兴趣、主动体验、深度探究、分享合作与联想创意五环节及关键特征。

2.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即体验实际操作,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培训课程的核心,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实践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中,共分为两步进阶路径,分别是:

案例分析--经典综合主题活动视频观摩;

现场体验--综合主题活动“橡皮泥变变变”五环节现场体验。

体验环节中,培训者通过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的产生兴趣、主动体验、深度探究、分享合作、联想创意五步路径,带领受训教师在模拟的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情境中亲身体验“橡皮泥变变变”的活动过程,受训教师也将经历深度探究环节幼儿学习的三个阶段:

一是用各种材料按操作步骤制作橡皮泥;

二是用制作好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任意形状;

三是用制作好的橡皮泥捏出十二生肖。

3.提升自身经验

提升自身经验即梳理提升经验,是培训课程的提升,教师通过反思和梳理实践经验,以建构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体系。

在提升自身经验环节,培训者引导受训教师研讨现场体验过程,从中感受到:

两种课程(幼儿园课程、教师培训课程);

两种情境(幼儿园课程情境、教师培训课程情境);

三种角色(幼儿、幼儿教师、培训者);

并激发受训教师联想自己将如何设计和实施综合主题活动。

04

幼儿园课程

与教师培训课程一体化

当前,幼儿园教师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两张皮”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实施场景与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关键岗位任务不匹配,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课程与幼儿园实际执行的课程不匹配,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形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问题。最终导致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效果均不如人意,教师胜任力水平不佳,既影响儿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影响到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需要用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两张皮”的现象。

1.主题导向的一体化

基于综合主题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是有主题导向的。设计综合主题活动,应该选择“有准备的主题”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线索--不是基于知识逻辑的分领域教学或知识点讲授,而是基于主题逻辑的综合教学或整体教学。在彻底告别分科教学的同时,指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强调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且“教育活动内容注重综合性”的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之现实需求。

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的主题一体化,即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运用同一主题。这些主题涵盖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也支撑幼儿园教师的关键岗位任务,帮助教师通过这些关键经验学习综合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升教师的关键岗位胜任力。

2.任务驱动的一体化

基于综合主题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是任务驱动的。

在幼儿园课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任务,引导并支架幼儿进行探究,任务就是将半成品材料做成成品;

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中:

培训者通过设置任务,引导并支架受训教师进行探究,将半成品材料做成成品,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综合主题活动设计与支持策略的感知。

通过任务驱动,综合主题活动以幼儿的学习品质目标培养为主,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品质。

幼儿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都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体验过程,专心致志、不怕困难地完成各种制作,形成成果物之后互相分享、互相借鉴,还不断进行创意创造。

3.持续进阶的一体化

基于综合主题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是持续进阶的。幼儿园课程在实施方法上分为产生兴趣、主动体验、深度探究、分享合作与联想创意五个持续进阶的环节。

以“有意图的环节”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路径,不是教授知识和技能导向的直接教学,而是涵养学习品质的活动教学,是幼儿园教师“有意图地支架幼儿”向往学习、渴望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五段式梯级持续支架过程。

教师培训课程分为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三大环节。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体验”运用幼儿园课程内容,也分为产生兴趣、主动体验、深度探究、分享合作与联想创意五个环节,实现了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进阶路径的一体化。

综合主题活动,既是幼儿园课程模式,又是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模式,更是幼儿园教师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五个环节,既是培训者跟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也是受训教师跟幼儿之间的互动模式。

4.评价随行的一体化

基于综合主题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是评价随行的。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支持策略,通过持续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寻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用符合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和个性化学习特点的具体支持策略,支架幼儿的主动学习。

然后,通过观察评价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师支架、幼儿建构、师幼互动,并进一步展开新一轮次的活动的全过程。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者通过前后测、任务单、观察表等形式教师的学习过程、知识获得和行为变化,为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