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案例|奇妙的管道

收录于话题

奇妙的管道

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山亭幼儿园

游戏案例|奇妙的管道

洪彩缎

一、游戏背景

Play缘起

疫情的原因,小朋友放了一个超长寒假,空窗一个学期,幼儿园进行了大改造,开学第一天小朋友“哇”声连连,感叹幼儿园变化大。

“哇,这里多了一个山洞!”

“哇,这里多了一个水池管道游戏!”

“哇,这里多了一个墙面管道游戏!”

......

“老师老师,我们可以玩这个管道游戏吗,我们可以玩水池管道游戏吗?我们可以玩钻山洞的游戏吗......”

助力策略:互动推进,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捕捉孩子的“哇”时刻,并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二、游戏内容与游戏实录

Play1:墙面管道游戏初体验

一来到管道区,佳豪和奕颖就熟练地拿起管道,拼接、延长,然后把小球放到管道上滚动,第一次试的时候球滚到地板,两个人连忙追着捡球,第二次球还是滚到了地板上,第三次尝试也失败了。

于是她们来寻求我的帮助:“老师,球老是滚到地板上,怎么办?”

教师:“你们先想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接住它?”

奕颖:“我想到了,可以拿美工区的碗来接球”,于是佳豪就跑过去取来了碗,他们再次进行实验,这次球还是滚到了地板上。

佳豪:“奕颖,你拿住碗在那里接住球。”

1.分析与思考大班幼儿的游戏大多是合作游戏,从游戏可以看出佳豪和奕颖在游戏中能够互相合作,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也是继续探索的动力。2.助力策略(1)教师助力。材料支持,教师提供不同的接住球的材料,供幼儿探索、发现接住球的办法。问题指引:除了需要容器接住球,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球无法按照预定路线走?(2)同伴互动。讨论球无法按指定路线走的原因?(3)幼儿行动。幼儿自主进入管道游戏区,探索如何让球滚到指定的容器里?

Play2:墙面管道游戏再体验

本次区域时间,佑熙、铭洋等人来到管道区,几个人一起玩一个墙面,一人拼接一部分管道,然后将球放上去实验,有时候球能够进到容器里,有时候球滚到一半就掉了。铭洋说这个管道太“高”了,跑得很快,于是调整了管道方向,变得更斜一点,但是这次将球放上去的时候,有一根管道掉下去了,后面也有出现管道掉落的情况。

1.分析与思考从游戏中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操作方式从而解决问题,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刨根问底,可以发现他们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不是寻找老师的帮助,而是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2.助力策略(1)教师助力。问题指引:“球滚到一半就掉了怎么办?管道容易掉落怎么办?”环境支持:根据幼儿讨论结果,缩进墙面魔术贴距离。(2)同伴互动。区域游戏分享,幼儿自主讨论。(3)利用户外游戏时间,继续探索不同的管道游戏。

Play3:户外探索管道游戏

随着管道游戏的开展,幼儿不仅在室内玩管道游戏,还在户外游戏时亲身探索管道的奥秘。

俊佑:“老师,你看这个管道弯弯的,我们从上面滑下来,好快!”

嘉浚:“老师,这个管道攀爬好高,但是我敢爬上去。”

佑熙:“老师,这个水管怎么玩?我想玩!”

教师:“这个也是管道的一种,它的名字叫滚筒,你们可以先自己探索一下它的玩法哦~”

航毅:“老师,我躺在里面,滚筒可以转起来!”

庆彬、弘宇:“老师,我站上去也可以让滚筒动起来!”

教师:“嗯,这种现象叫滚动!”

1.分析与思考对于户外管道游戏,难度最大的就是滚筒游戏了,在多次户外游戏中发现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开动脑筋不断变化玩法,这是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的体现。其实,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索能力是无穷的,在今后的自主游戏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多尝试多挑战!2.助力策略(1)教师助力。拍摄幼儿游戏视频结合网上视频,让幼儿观看了解多种滚筒游戏方式,鼓励幼儿创新玩法。(2)同伴互动。讨论如何安全玩滚筒游戏?

Play4:生活管道大发现

在多次管道游戏后,总是有孩子向老师询问关于管道的问题。

“班级天花板上的管道有什么用呢?”

“鱼缸里面的管道有什么用呢?”

“我想知道更多管道有多少不一样的用途?”

......

看到孩子对管道游戏这么感兴趣,于是我们生发了小调查“生活中的管道”。孩子将调查表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管道,探索管道的不同用途。

1.分析与思考。幼儿真的是一个问题库,随时在提问为什么,我们要满足其好奇心,适时支持幼儿,推进幼儿对问题的探索,保持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2.助力策略。(1)教师助力。教师提供调查表,供幼儿探索、记录。(2)家长助力。和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管道,查阅、了解其用途。

Play5:水池管道游戏

根据孩子们完成的调查表,他们主动提出要玩水池管道游戏。

“老师,我们可以再去玩水池的管道游戏吗!”

教师:“可以啊,那你们想把水引到哪呢?你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嘉浚:“我想把水引到水池旁的水沟里。”

庆彬:“我想把水引到井里。”

俊凯:“我想把水引到大树那边,帮大树浇水。”

于是他们按照一开始的讨论分成三组,先设计好管道路线图,和同伴分享计划,然后开始进行游戏。

嘉浚:“这个位置要一个三通管道,你去找一下。”

弘宇:“什么是三通管道啊?”

嘉浚:“就是这个啊,有三个洞洞!”

佳岐:“俊凯,这边快倒了,赶紧帮我扶住。”

教师顺着孩子的话问道:“可不可以拿个东西把管道架起来?”

这时,弘宇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去拿支架顶住管道,管道就不会掉啦。”

分析与思考: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那么要怎么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生活经验的迁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班的孩子对生活经验的迁移能力较好,在对生活中的管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他们能够迁移经验,知道在水池中的管道能够引水,将水池中的水引到需要水的地方。同时个别幼儿对管道接头有一定知识经验,引发幼儿好奇心,可进一步学习运用管道接头。2.助力策略(1)教师助力。教师放手,并支持幼儿的想法,在适当的时机推动幼儿拓宽思路。师幼互动:和幼儿一起学习不同的管道接头。(2)幼儿行动。不断探索奇妙的管道游戏,继续寻找不一样的管道游戏。

Play6:沙池中的管道游戏

宇森召集了几个小朋友一起挖地下管道,他们先挖了路线,弯来弯去的,有的深有的浅,接着他们拿来管道放进去,再拿来直接头、弯头,发现都没办法刚好衔接已挖的路线,不是太长,就是太短。他们只好重新挖路线,玩了一个小时左右,也只接了一条路线,孩子就三三两两地散了。

宇森:“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下线路啊,不然我们的地下管道都建不成!”

1.助力策略。

(1)教师助力。教师提供纸张,供幼儿设计路线。

(2)幼儿行动。设计路线图,根据设计的路线图进行地下管道游戏。

三、游欢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奇妙的管道”的游戏课程化动态路径图,从游戏缘起到play6,以箭头上升的形式呈现游戏推进的路线。此案例通过幼儿对环境变化的“哇”时刻,引发了孩子对环境的探索,开始了幼儿各种“奇妙的管道”的探索游戏,以各种不同的管道游戏,表现出幼儿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管道值得我们去探索。幼儿以“玩”为目的,开启“奇妙的管道”探索之旅。

(一)自主、探索、合作、解决爱玩、爱动是幼儿的天性。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纲要》中特别强调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指南》在科学领域中特别强调的能力。孩子的视角总是和成人的不同。从游戏中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操作方式从而解决问题,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初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可以发现他们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不是寻找老师的帮助,而是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南》中提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幼儿从平行游戏到到合作游戏的过程是幼儿社交能力的提升,从游戏中观察到案例中幼儿大多是以合作游戏为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线上课堂|王海英“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发展评价”系列课程名师课堂|线上直播精品课(支持回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