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 | 西游:打开名著阅读之门

收录于话题

课程故事 | 西游:打开名著阅读之门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怀特海的智力发展节奏原则将个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学习就是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把班级的项目课程看作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幼儿的发展也遵循智力发展节奏的规律,分为“无目的探索的浪漫周期”“寻求精确知识的精确周期”“创造应用的综合运用周期”。浪漫周期

浪漫周期以幼儿的“浪漫精神”为指引,是直接认知事物并开始领悟的初始阶段,幼儿好奇好问的天性得到释放,在无目的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初步的认知经验。开学之初,午间的阅读时光,我准备给孩子们讲故事。月月跑过来说:“季老师,今天可不可以让我讲故事?我想讲红孩儿的故事。”一旁的筱溪听了也连忙问道:“你怎么不给我们讲啊?我会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你们都已经在家里准备好了吗?”我问道。“妈妈和我练过了.......”

升入大班后,我明显感受到孩子们讲故事的热情高涨,询问过后,发现他们上学期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后,假期里依然对此念念不忘,在家中又了解了很多关于西游记的故事。

谈话设计

1. 你知道《西游记》吗?

2. 《西游记》是什么?

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4. 你听过《西游记》里的哪些故事?

5. 你知道哪些《西游记》里的人物?

孩子们将部分答案记录在了班级的谈话轴上,还有的记录在了自己的倾听记录本上,教师综合整理后绘制出“《西游记》我知道统计表”(K表)。

共同经验积累

为了满足孩子们上台讲述故事、一展风采的愿望,我们共同制定了午间故事计划。孩子与家长商量好后,将最想讲述的故事报在群里,教师按照章节顺序统计,制作“故事安排表”。阅读时光,孩子们个个都变身成了故事大王,每天分享他们的故事,台下的小听众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向下滑动查看更多展示

才艺表演时间,几个小朋友演唱了《西游记》里的歌曲,会唱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唱了起来。

02

分组自主游戏

通过前期经验的积累,幼儿将“西游”主题自发融入了日常的区域游戏中,他们利用身边材料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建构区

桐桐:到底搭天宫还是水帘洞,他们就一直在吵。

毛毛:天宫里面有武器怎么搭呀?

茜茜:我们搭的和图片上的不像。

表演区

小溪:他们在瞎玩。

睿睿:我也想玩,人都满了。

梓丹:他们都想当孙悟空。

音乐区

依依:他们敲得没有节奏。

姝羽:也没有人唱歌。

游戏回顾环节,师幼共同交流自主游戏时发现的问题,梳理后制成“西游游戏问题统计表”(W表)。角色区

音乐区

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将原先设计的谈话统计图进行修改,将课程重点放在了解决幼儿游戏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一天中午,佳一给大家讲了一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为什么你们都喜欢他的故事呢?”“因为他讲得好,没有停顿。”“他的声音也很响亮。”小朋友们纷纷夸赞。“而且他的故事不长也不短。”筱溪的说法引起了我的,孩子们带的故事书版本各异,究竟哪一类的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呢?我们将家中各类版本的《西游记》故事绘本带来,通过统计页数、欣赏图片、品读文字、触摸纸张比较出更为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系列。

孩子们向大家推荐自己最为心仪的绘本,并讲述推荐理由。

精确周期

幼儿在浪漫周期了解了大量纷繁复杂的现实,现在他们需要将这些模糊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于是就进入精确周期。这一时期,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快速获得精确知识。教师在研读《西游记》一书后,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大班幼儿的发展要求为指导依据,以浪漫周期幼儿的问题表征为立足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重难点的把控,设计了以下活动。歌曲:猴哥

预设理由:由于幼儿对《西游记》动画片里的这首主题曲非常感兴趣,经常在班上哼唱,所以我们决定共同学习。

故事:偷吃人参果

预设理由: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较为陌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幼儿在阅读时光对故事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再次仔细学习一遍。故事:真假美猴王

预设理由:这个故事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表演区里,幼儿想要表演好这个故事,但却遇到了困难。教师应该给予支持,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水平。#01

活动中,孩子们意犹未尽,将观后感记录了下来。

皮影戏:三打白骨精

预设理由:这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之一,故事内容较为复杂。白骨精通过三次变化戏耍唐僧师徒,终被孙悟空识破,故事描写得生动有趣、险象环生,符合大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师:白骨精还会变成什么来骗唐僧呢?

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创编故事。

幼儿制作更多的新皮影,自主表演创编的新故事。

天天:白骨精真的太坏了!

月月:唐僧也老笨的,妖精都看不出来。

佳一:我最喜欢孙悟空,火眼金睛。

区域游戏时,幼儿在表演区利用皮影戏道具继续上演着《西游记》的故事。

综合运用周期

综合运用周期的幼儿积极运用所学到的原理解决问题,开始自主自发地进行学习。这一时期浪漫重新回归,教师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放手,最小程度地干预,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初步学习完《西游记》一书后,一天,在建构区里,我看到几个孩子对墙面上的内容指指点点。“从这里到这里都可以连起来。”“这些都是唐僧他们去过的地方,连在一起就是一条线。”“藏宝图!”

查找资料后发现历史上,唐朝高僧玄奘到印度学习佛法,游历了110多个国家,这是他的取经路线图。

梓丹:玄奘好辛苦,他要走很多路。

耿耿:他的衣服、鞋子都很破旧。

然然:他背上背的是什么?

姝羽:书包吧?

文一:里面会放很多书,还有他的衣服,还有干粮。

老师:玄奘历经千险,学到很多高深的佛学知识,他把周游列国学习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大唐西域记》,为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孩子们根据《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路线,绘制了一幅“西游路线图”。

建构区里,孩子们设计天庭的图纸,搭造大闹天宫的场景。

佳一:我们在这些地方都装了摄像头,这样孙悟空一来就立刻被发现了。

嘉嘉:这里是玉皇大帝的卧室。

子琳:还有这些小人就是天兵天将。

美工区里,幼儿用超轻土动手制作《西游记》里的场景,偷吃人参果、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01

孩子们将本次课程所学到的知识记录了下来,教师整理后绘制了“《西游记》我收获记录表”(L表)。

学习留疑

姝羽:为什么玄奘法师要去印度取经呢?

怀特海的智力发展节奏原则揭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西游课程以此为设计框架,以幼儿的兴趣、需求为课程起点,探索中幼儿的提问、发现为课程生长点,教师提供一对一地指导帮助,敏锐捕捉幼儿在自发性活动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预设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于西游故事的理解,激发追求运用新知的渴望,联合已有认知产生更多新奇的问题,推动幼儿认知发展。来源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作者 | 季赢莉责编 | 田 玉

名师课堂|线上直播精品课(支持回看)

课程故事 |自主入园,看见幼儿的力量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6)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5)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4)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3)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2)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1)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一)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