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党建参照、作者陈敬乐
参照党的建设。
坚持为灵魂聚焦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百多年来,几经变迁的入党誓词,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浓缩。
建党初期:
强调“忠于党,决不背叛党”。
成立之初,我们党并不把宣誓入党作为党员发展的必备程序,承认党的纲领,有介绍人,经过审查可以入党。
大革命失败后,党员人数自革命高潮以来锐减到1万多人,党组织被解散,活动被转移到地下,党内一些意志薄弱的分子在白色恐怖主义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这个时期的党组织特别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
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鄞县水口街叶家祠亲自主持赖毅等6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较规范地提出了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努力革命,进行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决不叛党。
“决不背叛党”已成为党员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并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
强调“成为大侠的模范,对党有信心”。
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对新旧党员的教育,党进一步规范了入党仪式和誓言。
1939年,陈云同志指出,要规范新党员入党程序,必须举行入党仪式,并在党旗前宣誓。
誓言中写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遵守积极工作的党的纪律,永远不背叛党; 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要成为大侠的榜样; 保守党的秘密; 对党有信心; 决不背叛党。
“新的入党誓言将成为大众的典范,强调要对党有信心。
究其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民族斗争,党的政治威信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党员规范言行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影响,再加上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客观上要求党员要有信心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强调“严格执行党的决议”。
这是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党员要迅速克服长期处于敌人分裂的游击战争环境下所产生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使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服从,少数服从多数,全党统一服从中央
因此,这一时期不同版本的入党誓词往往强调“严格执行党的决议”。
例如1948年,西北局编纂的《共产党员课本》誓言“发誓是共产主义的,坚决奋斗到最后。
密切联系大势,不断努力学习。
执行党的政策,服从党的决议。
保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如果有违规行为,愿意接受党的处分。
”
新中国成立后:
强调“精通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废待兴。
同时,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
为了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工人阶级率先展开了生产竞赛,关键是把劳动和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熟练程度。
参加生产竞争的基本要求是员工对业务的熟练和熟悉。
在这种背景下,“精通业务”成为当时对党员的新要求。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学习和工作的务实方面。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通业务”成为入党誓词中的新内容。
改革開放以来:
强调“履行党员义务”。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种社会思潮交替激荡,部分党员思想出现松动。
在此背景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了新的入党誓词,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对党员的要求和党员应履行的义务。
“履行党员义务”作为入党誓词的主要内容,时刻提醒党员不要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党性,履行党员义务。
这也是我们党首次以党章形式固定入党誓词内容。
回顾历史,入党誓词始终在“变”中“不变”。 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内容不同,但始终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始终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党员的忠诚担当。
进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以入党誓词为鉴纠正自己,以入党誓词为尺度约束言行,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本色。
来源:党建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