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雪

张家界市慈利县岩泊渡镇中学退休教师高桃初,1931年生。

已经是青花鱼大年的他,扎根一方乡土,退休后也靠公益办学30多年,培养学生近400人,资助贫困学子60多人。

莫道桑榆晚  丹心谱新篇 ——记先进教育工作者高桃初的事迹

他开办了“桃李”美术班,潜心教学,让一大批学子出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为偏远乡村的美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多次获得关注省、市、县新一代工作的“先进个人”,2014年获“中国好人榜”提名,2015年入选第三届张家界市道德模范,春晚有奖,也曾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第三届张家界市助人模范高桃初授词(鬓霜华满,只愿幼苗成参天树; 额外的热度闪耀,只为山窝飞出金凤凰。

前半生已桃李满盈,耄耋之年削减晚年积蓄,自己办公益学堂。

丹心不惜桑榆之夜,甘心为桃李化春泥,你是最美的夕阳。

高桃初老师说,组织家乡的孩子们学习画画是一个愿望。

这样一位年近92岁的老人,为了实现他的人生愿望,至今仍在做着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事情。 即使身体摇摇晃晃,他也会好好地下笔,画画的时候还很从容。

很多人劝他休息,但他坚决继续教育,“我停不下来。 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这个美术班是我在办,但不是我的。

是谁的? 是大人们的东西。

简单朴素的愿望,也成了他守护山区儿女未来、珍爱祖国未来的人生理想。

他用一枝画笔守护着山里孩子的未来,像一座桥,支撑着他们走向山外的广阔世界,一张张画纸就实现了孩子们的梦想,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图为2023年6月拍摄的高老师教孩子画画

图为高老师工作室铜牌,2023年6月拍摄

一、信仰所向,培养人才是幸福的

我们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国家给的,我应该为国家民族做点什么,为国家培养人才。

每当我看到学生获得国际奖项,接受国际邀请,我都很感动,我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觉得我们国家人才济济,接班人可靠,接班人多。

——高桃初

“这几年你耗尽了精力和财力为别人嫁人,有什么回报? ”。 他总是笑着说。 “培养人才是幸福的,学生成材是最好的回报。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通过画画来彰显自己的使命追求。

他最初的人生愿望是小时候许下的,希望长大后能成为美术老师。

在他的勤奋训练下,他考上了桃源师范美术专科学校。

在这里,他勤奋学习,认真研究绘画技巧,不断沉淀着自己。

他更感受到画画时丰富的想象力和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也想把这个广阔的世界展现给山里的孩子,让他们有对生活的想象力和探索大千世界的勇气。

他毅然回到家乡,在家乡当美术老师,用扎实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退休前,他又实现了人生最大的愿望,成为了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给了即将退休的他一个想法。 作为党员的他如何在退休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呢? 这个疑团很久没有把他关起来了。 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他发现村子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学校会帮助他们。

但是,休息后几乎没有人照顾。 父母出去打工了。 祖父和祖母们需要做农活。 他们帮忙做农活,在田野里无所事事。

“也许可以组织他们学习绘画和唱歌呢,”他想,确实这样做了。

他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让自己继续闪耀,让更多的孩子进步,为乡村做实事,为国家和民族做点事,为国家培养人才。

图为2023年6月教学生唱歌和画画的高老师

二、奋斗之所向,默默付出照亮希望的花朵

因为家里没有桌子和椅子,所以我在家外面的树下教书,我在树下教了14年。

——高桃初

1996年3月,高桃初“桃李”美术培训班正式开班。

但是,在当时的农村设立课外班并不容易。 “桃李”班创办之初,受到了很多阻力,甚至连基础的地方和教育设施都没有。

没办法,高桃初只好把自己住的小棚子翻新,想当教室。

无可奈何,这个民国早期祖先留下的房子又旧又黑又湿,上课光线还不亮。

所以,他只能把教室搬到外面,树阴下进行露天教育,这个坚持是14年。

直到2009年,他和老伴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盖了一间100平方米的新平房,美术班搬到室内,孩子们可以在体面的教室里学习。

开课的另一大困难是没有学生,而高桃从一开始就表示有义务开班,不收取费用,只为孩子能多方面发展。

但家长们一方面担心这种课外课程不收学费,另一方面也担心即使不收学费,绘画也需要大量的画纸等材料,这仍然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另外,学习画画后,学习会不会迟到? 这又是父母们担心的问题。

但是高桃初没有放弃,一边保证,一边说服父母们,让孩子们尝试。

结果,开课之初还只招收了6名学生,这也给了高桃初信心。 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有更多的父母相信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来他这里学习画画。

果然,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义务开课,连画纸、颜料、画笔都免费提供给学生。

他还会给同学们热饭热菜,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甚至会给从没穿过新衣服的孩子换上新衣,还会在闲暇之余教他们读书识道理,教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孩子们也喜欢这位高老师,亲切地称其为“高爷爷”,并努力学习绘画,不辜负高爷爷的期待。

渐渐地,“桃李”美术班越办越大,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了这里,又从这里走了出去,高桃初又回到了他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默默地照亮着澧水河畔的这些希望之花。

图为高老师与部分学生的合照,摄于2023年6月

三、仁爱所至,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我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高兴,有种奉献感。

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自己这个人生还是没有白费,没有白活。

——高桃初

教了一辈子绘画的高桃初,一辈子行走在坚守初心、培育和照亮乡村学子的道路上。

二十多年来,“桃李”班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桃李芬芳、英才辈出。

高老师先后为邻近10多个乡镇培养了近400名学生,先后为中央美院、大连美院、厦门美院、长沙大学美术系、南昌大学美术系等高等学府输送了21名专业学子。

在这些学生中,有64人次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银、铜奖,还有6名同学受邀出席了在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国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高老师真正地帮他们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他也潜移默化地为乡村地区美育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部分高老师收到的锦旗及部分学生画作,摄于2023年6月

时至今日,高桃初仍在坚持义务开班,免费授课,他一直警醒着自己不能停,不能休息,要在这个岗位上站到最后一刻。

他的付出和努力,让家长和学生们都无比感动,纷纷称“高老师是天下第一好人”,也给他送来了很多锦旗,高赞他的大爱无私、师德高尚。

他的房子里挂着的,除了学生的画作,就是赞颂他的锦旗。

学生们也经常在节假日写一些感谢高老师的话语:

高爷爷非常喜欢我们,不仅学费不要,我们没纸了,还给我们画纸画画;别人没钱吃饭,高爷爷还给他弄饭吃;听说高爷爷的学生没钱教学费,他就给他钱让他交学费;我们画错了,也不打我们,只是告诉我们哪里错了,

然后改正。

高爷爷很早就起来了,连赶场都不去;辛苦教我们,就为了让我们取得好成绩,将来出人头地。

我非常敬佩高爷爷,是高爷爷带给我的温暖,我非常荣幸和骄傲。

——一位美术班学生

图为学生笔下的高老师,摄于2023年6月

学生是最能体会到老师的付出的,从这位学生的字里行间,有高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盼,有学生对老师敬佩热爱,更体现出来的是高老师对学生们细致入微的培养和关爱。

学生身上的事就是他心上的事,他眼中的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他要用仁爱、大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不断进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图为学生高老师的相处日常,摄于2023年6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好老师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高老师心怀国家民族与乡村孩子的未来,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老师。

他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到教育事业,充分发扬了“大爱无我”的师者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图为笔者与高老师的合影,摄于2023年6月

湘西慈利,澧水河畔,如经久不变的画卷一样,用坚定赤诚之心描绘着对孩子们的深情,年复一年地坚守在那一方土地之上。

鲐背之年仍余热生辉,让我们知道,澧水河畔有一位坚定的守护者,用心守候着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