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继续密集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

多地“发钱”鼓励生娃!云南将对多孩家庭发放生育补贴

云南省近日发放《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登记户籍的两个子女、三个子女,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每年发放800元的育儿补助。

根据《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三儿教育补助金制度。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应当安排有多个子女的家庭的子女在同一所幼儿园、学校就读。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记者分析说,目前各地正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贯彻中央和国家部委精神,努力提出并实施积极的支持生育政策措施。

目前,许多地区正在探索给予生育三个子女的妇女生育津贴。

云南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三儿教育助学贷款制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引导。

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抓紧落实。

董玉整表示,对于补助符合什么标准,补助多长时间,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细化。

“现在的问题是把原则号召和引导变成实际行动,把惠民政策细化到惠民措施,变成惠民行动,让群众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力量。

除云南省外,此前已明确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例如8月初,湖南长沙发文提出,夫妻双方依法生育三个以上子女的当地户籍家庭,三个以上子女可以享受一个子女一万元的育儿补贴。

据长沙市卫健委员会推测,这笔补助金每年需要投入约2000万元。

据黑龙江媒体报道,大兴安岭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征求《大兴安岭地区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的意见。

该方案提出,大兴安岭地区户籍、在本地区工作生活的夫妻,生育第三个孩子一次性奖励2万元。

二孩每月育儿津贴300元,三孩每月育儿津贴500元,一直到孩子3岁。

在育儿补贴之外,去年以来各地出台的生育支持措施中,不少都在结合自身实际,努力体现特色和创新。

例如,吉林建议,为婚姻培养提供信用支持。

支持性银行为符合相关条件的注册结婚登记夫妇提供最高20万元的婚育消费贷款,按子女一人、子女二人、子女三人生育,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减息优惠。

浙江省鼓励用人单位允许子女在3周岁内,适合远程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家工作和站工作相结合开展工作。

住房方面,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于9月2日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对于很多子女到职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60万元。 夫妇互相借钱的人、

家庭贷款最高额上升到120万元。

鼓励生育,要婚姻、生育、养育、教育并重、综合施策。

其中,婚姻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依法登记结婚764.3万对,比上年减少6.1%。

这是自2003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大关,也是36年来的最低数据。

“90后”、“00后”作为新型婚姻培养主体,婚姻培养滞后现象突出。

此次云南省《方案》引导社会力量推进适龄青年适龄婚育,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社会组织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为青年服务

在有条件的社区、农村设立婚介所,重点为老年未婚青年提供婚介服务。

董玉整认为,这一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许多大龄未婚青年,同时也是职场中坚力量,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成立婚介所,可以为他们寻找真爱,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早日“脱单”,建立幸福的家庭。

这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家庭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

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丁长发对记者分析,要加大鼓励未来生育的力度,真正落到实处,对准“痛点”,真正解决年轻人结婚难、不能生育、养不起等问题。

(第一財経)))))))、第一財経)))。

編集/陶寅生

審签/喬虹

監修/席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