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文明是以两河文明为核心形成的许多古国的总称。
在古代时代,两河文明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字、金属冶炼技术、法典、六十进制都出现在这里。
但是,由于西亚国家很多,这里的历史看起来比较杂乱。
本文试图通过全面的视角简要介绍整个古代两河文明,从宏观上展示其辉煌成就。
一、苏美尔城邦时代现在的西亚非常炎热干燥,一万年前,这里分布着广阔的草原,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
此后,北半球气温上升,冰河期结束,西亚气候也干燥。
此时,西亚两河流域成为人类最为集中的地区。
人们在两河流域除农耕外发展,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两河流域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和大麦的民族,也是最早饲养绵羊山羊的民族。
因为两河地区比较著名的新石器文化,如哈斯娜文化、哈尔夫文化等,基本位于两河上游一带,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两河北部是亚述,南部是巴比伦。 巴比伦尼亚北部是阿卡德,南部是苏美尔。
约4300年前,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开始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这个时代是父系氏族的时代,铜器开始使用,城市开始出现,文字萌芽,阶级分化,社会从氏族部落向国家阶段过渡。
人们将两河铜石并用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展示其发展状况。
最初2800年左右,苏美尔城邦正式形成。
第一个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国家的暴力机关,可以从经济和政治制度中反映出来。
在经济上,城邦的贵族和神殿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土地,例如拉加城邦的神殿占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基本上是靠奴隶务农。
在政治制度上,城邦保留着一些军事民主制度的残余,主要有城邦领导人、贵族会议、公民大会三个机关,最高权力由城邦领导人和贵族会议掌握,公民大会名存实亡。
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贵族政体逐渐被君主政体所取代。
城邦之间的战争非常激烈,基什、乌鲁克、拉加什相继成为霸主。
晚期,苏美尔形成北方同盟和南方同盟,两个同盟相互对峙,标志着苏美尔城邦走向统一。
同时,各城邦内部的矛盾也变得尖锐起来,国王、贵族、祭司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拉加什后期似乎发生了卢加尔安达与乌尔卡金纳的斗争。
前2371年,乌玛王卢加尔扎吉西击败拉加什,大统一苏美尔势不可挡。
但此时,北方的阿卡德王国迅速崛起,征服了苏美尔的城邦。
楔形文字:世界上第一个成熟的文字
苏美尔城邦虽然灭亡了,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美尔的《吉尔加美什史诗》是世界上第一部史诗,其中《诺亚方舟》的传说影响了后来的犹太教和基督教。
在科学方面,苏美尔人根据月球运行规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农历。
在数学中,苏美尔人把十进制定为六十进制。
60进制一般使用圆周计算和时间测量,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美尔的艺术代表是浮雕,但艺术人物死板,人物一般呈静态姿态。
一.从阿卡德王国到古巴比伦王国阿卡德王国的创始人是萨尔贡,他早期是苏美尔城邦基什的部长。
前2371年左右,他夺取了王位,建立了阿卡德王国。
此后,萨尔贡通过数十次战争,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自称“天下四方之王”。
统一后,阿卡德在全国建设了完善的水利网,用十进制统一了度量衡,推动了两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但是,阿卡德没有实现中央集权,其统治也是松散的封建制,也就是将贵族分开统治。
阿卡德去世后,国家衰落,地方相继独立。
到了第四代国王纳姆拉辛,王国再次强大起来。
穆拉辛去世后,王国迅速衰落。
前2191年左右,东北游牧民族库提人入侵两河,阿卡德王国灭亡。
萨尔贡
库提人入侵后,两河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给苏美尔城邦的复兴带来了机遇。
前2120年左右,乌鲁克王图赫加尔驱逐了库提人,不久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乌鲁第三王朝。
这个时期,中央集权开始加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乌尔纳姆法典》。
法典规定了国家的体制,确立了国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曾经的地方城邦成为王国的行政区。
国王不仅权力大,经济实力也很高,控制了全国3/5的土地。
但乌鲁鲁王朝对自由民的压迫非常残酷,引发了社会矛盾。
前2006年,王朝被埃兰王国毁灭。
埃兰毁灭吾珥后,立即返回国内。
后来落后的亚摩利人进入两河流域,他们吸收了苏美尔和阿卡的文化,很快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城邦。
前1894年,著名的巴比伦城邦建立,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巴比伦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穆拉比推行中央集权和专制制度。
在政治上,废除了封建制,派遣总督和官员治理地方;在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在经济上,修建全国统一的水利工程网,大量开凿运河。
他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 ,以维护贵族的统治,成为了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等级森严,全国被划分为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层。
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这些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俘虏和外地购买而来。
古巴伦的王室掌握了一半以上的土地,王室又将这些土地分配给不同阶层的人,包括祭司、商人、士兵、官员、平民等,王室收取赋税。
如此,就推动了土地的私有化,产生了租赁制和雇佣制,加速了自由民的分化。
在王国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许多平民失去了土地,沦为了奴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末年,地方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暴动,周边的民族也开始进攻巴比伦。
前1595年,赫梯人灭了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在苏美尔、阿卡德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了两河的文明成就。
如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矛盾,寓意深刻的作品,如《咏真正受难者的诗》 。
在天文历法方面,古巴比伦完善了阴历,设置闰月有了一定的规律。
他们已经知道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轨道,能够依照黄道画出太阳在十二月的位置。
古巴伦的浮雕已经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有朴实有力的风格,为两河流域的浮雕艺术奠定了基础。
浮雕
三,从亚述到新巴比伦古巴比伦王国灭亡之后,两河下游地区兴起了海国王朝。
之后,伊朗高原的加喜特人征服了巴比伦,建立了加喜特王朝。
不过,加喜特王朝并未推行了中央集权,各个城市拥有很强的自主性,这也导致王朝在难以抵抗外来入侵。
前15世纪末,加喜特曾入侵埃兰王国,但是前12世纪埃兰反击,反而控制了大部分的巴比伦城市,导致了加喜特的衰落。
之后,伊新王朝建立,强盛一时,但是不久也衰落了,巴比伦尼亚逐渐被亚述统一。
两河流域的北部古代被称为亚述,原因是这里长期存在着亚述王国。
大约在前3000开始,亚述开始进入了城邦时代,此后的亚述的历史经历了早亚述、中亚述、新亚述三个阶段。
前19世纪是早亚述的强盛时期,其国王开始自称“四方之王”,汉穆拉比在初年也被迫对亚述称臣纳贡。
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后,早亚述走向了衰落,并且长期受到了米坦尼王国的控制,时间长达200多年。
亚述浮雕
前15世纪,小亚的赫梯强盛起来,不断侵略米坦尼王国导致其衰落,亚述则乘机脱离了米坦尼的控制,开始复兴,进入了中亚述时期。
中亚述推行了君主专制体制,贵族会议名存实亡。
根据《亚述法典》 的内容可以得知,亚述的发展水平已经和巴比伦等量齐观。
复兴的中亚述不断对外扩张,13世纪后半期,它吞并了米坦尼,洗劫了赫梯和巴比伦。
前11世纪,中亚述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不久之后,中亚述就遭到了阿拉美亚人的打击,走向了衰落。
前10世纪末,西亚北非的许多国家都走向了衰落。
与此同时,亚述进入了铁器时代,提高了其军事水平。
于是亚述不断扩张,进入新王国时代。
到了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新亚述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包括多种兵种的常备军,其中就包括工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兵。
在对外方面,改变了过去杀戮的做法,开始采取一些怀柔手段。
在他和继承人的不断扩张下,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还将埃及大部分也纳入了版图,成为了一个大帝国,史称亚述帝国。
不过亚述帝国的穷兵黩武和血腥恐怖政策导致了国内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国内的民族不断起义,国外的民族持续反击。
最终,迦勒底人在前612年攻陷了亚述都城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亚述帝国
迦勒底人属于闪米特人,大约在前1000年开始定居巴比伦尼亚,接受了巴比伦文化。
前630年,其首领那波纳萨尔建立自立为王,重建巴比伦王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不就他们推翻了亚述人的统治。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新巴比伦走向了强盛,统一了两河流域。
尼布甲尼撒二世曾攻破犹太国,将大部分犹太人俘虏到了巴比伦关押,史称“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王国和之前的两河流域国家一样,到了晚期也是国内矛盾尖锐。
前539年,波斯帝国灭了新巴比伦。
巴比伦城
新巴比伦王国也创造了十分辉煌的文化。
他们崇拜星球,兴起了拜星教,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们制定了空前精密的计时体系:以七天为一星期,一天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240分钟;他们保持了350年以上的天象准确观测记录。
在数学方面,迦勒底人已经知道了零数的原理,为代数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比伦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城内有著名的著名的“空中花园”,被列为地中海世界的7大奇观之一。
结语从世界古文明起源到前500年之间的3000年时间内,两河文明无疑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当时,围绕在两个流域周边,受到两河文明影响而产生的古老国家还有腓尼基、赫梯、米坦尼、埃兰、希伯来、吕底亚甚至特洛伊、特里特、迈锡尼等。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最初的3000年中,东亚、欧洲、南亚只是“星星之火”,美洲、中南非、东南亚、澳大利亚还是野蛮时代,而两河流域已经星光璀璨了。
两河文明不仅影响了整个西亚北非世界,还对中国、印度、欧洲的文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