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市场越来越活跃,一个人在企业工作到退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下岗职工自己缴纳养老保险,退休时算工龄吗?怎么算养老金?

但是,很多人在跳槽和换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业者。

很多人认为社会保障是不能中断的。 因此,决定自己缴费。

在这种情况下,退休时不是工龄吗? 来分析一下吧。

现在我们国家参加社会保险有两种方法。

一是企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项保险,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社会保险费。

另一类是灵活就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雇工劳动者,全部由自己负担社会保险费,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

我们现在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根据缴费确定待遇。

按照养老保险退休规定,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职工基本养老金,实际上是多纳多得、长纳多得的基本原则,养老保险缴费每多一个月,养老金就多一点。

会增加多少呢? 那么,用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一下吧。

首先,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与社会保障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图:

简单来说,基础养老金按60%等级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0.8%的基础养老金。

按100%基数缴费,领取1%; 按300%基数缴费,领取2%。

大部分人按60%的基数缴费,多缴费一个月就多领取1/12的社会保障工资。

假设社会平均工资6000元,按60%缴费12个月可以多领48元的基础养老金,一个月可以多领4元。

如果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呢? 60%基数为3600元,需多缴费一个月。 记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为缴费基数的8%,即288元,即可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2.1元左右。

所以,每增加一个月的缴费就可以领取6.1元的养老金。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社会保障工资上升,剩余利息增加,将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会增加。

退休后养老金每年增加,并根据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进行额外的梯度增加。

自己缴费的社会保险费不用做无用功,就能提高我们的退休待遇。

老实说,我们可以自由地把参加保险的人员分为三类。 灵活就业者、无雇工的私人雇主和非全日制雇主。 这三类人员不包括失业人员、失业者。

失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至少可以领取三个月的失业金。

领取失业金期间,国家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

基本上,国家不鼓励失业者自己支付养老保险。 因为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不需要参加社会保险。

因此,国家也规定缴费15年即可退休,养老保险并没有持续缴费,无法中断。

此外,国家还有支助政策。

对4050这样的就业困难群体参加社会保险,他们可以申请社会保险费补贴。

最高补贴标准为个人缴费水平的2/3,如果个人只负担1/3,加入负担将大幅减轻。

这种扶持政策的享受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首次退休不满5年的申请可以延长到退休。

所以,失业者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是否继续缴费。

如果收入非常困难,可以申请社会保险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