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幼儿生长发育 ppt的一些知识点,和如何开好家长会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开好家长会
怎样开有质量的家长会
作为学生家长,谈到家长会,几多欢喜几多愁。但无论您属于哪一类家长,都有必要了解家长会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作用,让家长会真正成为家校共育的好帮手。
有质量的家长会到底有什么作用
在微信、电话、QQ极度方便的今天,为什么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兴师动众的组织各年级、各班的家长会。这绝不是为了,当众表扬或批评一些孩子,更不是故意用这种方式给孩子或家长施压。家长会的真正目的是:
让家长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能跳出自家的局限,从学校或者班级整体要求的高度出发,全方位的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客观评价。
借此找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差距,与班级老师达成共识,共同与学校配合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家长首先要做到务必亲自参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工作忙,或者感觉孩子学习不尽如人意,不参加或委托老人代为参加。因为这是家长支持老师工作的第一步。
家长会常规的流程和内容有哪些要想开出有质量的家长会,家长必须了解,常规学长会都有哪些内容,完整的家长会一般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1、通过视频、录相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共性问题,或学期整体要求;
2、由各学科老师介绍本学科重点情况,孩子课堂、作业、测验等表现,以及本学科重点要求和需要家长配合事项;
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孩子学校其他表现,如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
4、与个别家长单独交流。
对各部分内容,家长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第一部分内容,建议家长本着对照的心态去听,对于整体介绍中出现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教学方法,要留意日常借鉴。
2、第二部分内容是重点内容,对于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要求,您要学会听懂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分类,一类是关于学习资料准备,一般是一次性完成;另一类是需要日常关注、并重点与老师交流的内容,对此您需要认真记录,以有效的与老师达成良好日常互动。
3、第三部分关于孩子其他行为表现,家长有时认为跟学习不是直接相关,不太在意,其实能拿到家长会上说的孩子的行为表现,一般都是老师很重视或很重要的,作为家长要认真对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作好提醒和监督。
关键三步教您开出高质量的家长会第一步,“确认谁开”:家长会既然是学校和家长交流的重要时刻,那么就要把家长会正式纳入家庭管理的大事。做到:
1、每个学期有固定的一位家长,主要是爸爸或妈妈,全程参加。整个学期尽量做到不换人,以确保家长建立起始终一致的评价标准。
2、不以任何理由让长辈代开家长会:因为隔代亲,这是不争的事实,隔代长辈很难把孩子的客观情况真实的反馈给家长,而且老师跟老人交流,为表示尊重,对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表达上会有所保留。
3、即使孩子学校表现不尽如人意,家长也要务必认真参加,而且要注意在开家长会前后,尤其不要因为家长会给孩子人为制造压力和负担。
第二步,“问题准备”:要想开好家长会,不是家长带着耳朵来听就可以了,要提前做好功课,准备“问题清单”,一般包括两大类:
1、第一类是学习问题:如想了解孩子的成绩水平,最好不要直接问班级排名,一方面可能学校要求不让排名,另一方面问班级排名,实际上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周围孩子比较,容易形成攀比,不利于孩子成长。变通的方式是可以询问“孩子的成绩在全年级的整体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位置靠后,就一定要重视,和老师一起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靠前,说明学有余力,可以让孩子多发展特长和兴趣。
2、第二类是学习之外的问题如孩子社交、情绪或者习惯问题。社交方面主要涉及到孩子合不合群?是否有人缘等?情绪问题主要包括在学校是否有压力或者焦躁不安?是否每天会很快乐等。可根据自己孩子特点和日常观察提前做好问题准备。
第三步“会后反馈”:家长会要开出质量,很关键一步就是做好会后的家庭反馈。要与家庭成员交流家长会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巩固效果,具体原则如下:
1、向未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传达会议内容:家长会不是一个家长参加,知道相关内容就结束了,父母双方都要知悉家长会的要求,才能确保在日常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双方家长在要求上保持步调一致。
2、要善于传递赞美:如果孩子在家长会上得到老师表扬,一定不要怕孩子骄傲而回家不告诉孩子,客观真实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对小学孩子自信和安全感建立极为重要。此外,在家长会期间也要利用单独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传递孩子对老师的赞美。
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孩子会在传递赞美的过程中,最终受益。
3、对照要求改正落实:家长会后,家长最好将家长会的要求整理成要点清单,与孩子沟通交流相关内容,找出哪些是孩子当下能做到的,哪些目前做到还存在困难,针对这些困难与老师、孩子共同商量出解决办法,再按照方案帮助孩子达成要求。
家长会远比家长想象的重要的多,高质量的家长会对促进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和谐家庭氛围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家长有必要认真对待并及时结语和交流。
由月妈说育儿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想了解更多教育方面的实用咨询,请关注我哦!
0-3岁婴幼儿各阶段的发育特点
宝宝从出生到三周岁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大多都能独立行走,活动量加大,语言和智能发育比较快。但是宝宝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要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这个阶段的宝宝,身体抵抗力相对是比较弱的,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多让孩子去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提高机体抵抗力。
2-5岁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有什么特点
儿童期孩子生长快速,需要依靠数十种营养素来共同促进生长发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五种:
1,钙:骨骼健康的必需营养素
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矿物质,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骨骼生长,在儿童时期以及后来的骨骼支撑承重起着重要作用。正常的心跳,血液凝固和肌肉功能也需要血液中有少量但显著量的钙。身体从骨骼中提取所需的钙以维持血液水平,这也是儿童每天需要足够钙的部分原因。许多孩子从他们的每日食物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钙质营养。那么多少钙2-5岁的孩子足够呢?根据医学研究认为,孩子们的日常钙需求取决于年龄:1至3岁的孩子需要500毫克。4至8岁的人需要800毫克。9至18岁的孩子需要1,300毫克。牛奶和乳制品是儿童的最好钙补充。当然豆浆和大豆制品也可以替代奶制品。我们可以根据所食食品营养成分表中钙含量数据来计算一天进食钙的多少。
2,VD: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很重要,有助于形成和保持强壮的骨骼。由于母乳中不含大量维生素D,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所有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从液体补充剂中摄取400IU的维生素D.用维生素D强化的牛奶可以替代一些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但1岁的儿童每天需饮用946毫升的D强化牛奶才能满足D的需要;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来源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对于这些儿童,AAP推荐补充400IU/天的维生素D。
3,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营养
儿童期孩子,生长快速,因此,对蛋白质需求至关重要。蛋白质提供身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是构建新细胞和组织的原料,也是身体生长过程的化合物,包括酶和激素的化合物。蛋白质存在于动物和植物食品中。动物性食物,特别是鸡蛋,提供了孩子身体无法制造的必需氨基酸(EAA)。植物食物不提供所有的氨基酸,因此纯素食者(不吃动物性食品的人)必须吃一系列蛋白质包装的各种植物性食物来获得他们需要的EAA。在婴儿期,蛋白质需求最高。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再次提升,因为身体进入更快速增长。以下是基于各段年龄的孩子日常蛋白质需求列表:1至3岁的孩子需要约13克。4至8岁的孩子需要19克。9至13岁的孩子需要34克。14至18岁孩子的需求取决于性别-女性为46克,男性为52克。
4,纤维:健康不可少的元素
孩子们需要纤维才能获得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生长。研究表明,纤维可以防止成人和儿童患2型糖尿病和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纤维对儿童的确定益处包括:预防便秘和促进饱腹感。高纤维食物,包括全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让孩子们更长时间保持饱满,纤维填充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我们很容易计算孩子的每日纤维需要多少,你孩子的年龄+5=你的孩子每日纤维需求量。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大约8克纤维。
5,抗氧化剂:抵抗疾病
抗氧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和E,-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硒,这些营养素有望阻止成人慢性病,包括癌症和心脏病,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的影响。自由基是正常新陈代谢的副产品,每当您暴露于空气污染,烟雾和强烈阳光时也会形成。随着自由基的积累,它们可以破坏DNA,细胞繁殖的基因型板,以及其他细胞部分。尽管很少有研究支持抗氧化剂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但许多人都认为,为儿童提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一定不会出错。鲜艳的水果和蔬菜,包括蓝莓和其他浆果,西兰花,菠菜,西红柿,甘薯,哈密瓜,樱桃和胡萝卜都是提供最多抗氧化剂的农产品。
6,铁: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你的孩子依靠铁来成长。红细胞需要铁来将氧气运送到体内的每个细胞。铁也在大脑生长发育和用作功能中发挥作用。铁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即使每日缺乏量很小,也会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根据儿科研究报告,缺铁是最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症,特别是婴儿,幼儿和孕妇。小孩子影响大常常是因为他们长得太快。十几岁的女孩和年轻女性必须食用富含铁的膳食或铁补充剂弥补每月失血量。缺铁会导致贫血。
动物和植物食物都提供铁。动物食品,如肉类,深色肉类家禽和海鲜,提供血红素铁,是人体吸收铁的最佳形式。植物性食物,包括菠菜和豆类,以及加铁面包,谷物,面食,大米和强化谷物,提供非血红素铁。每日食用强化谷物即使不吃肉也可能获得足够的铁,但为了确保足够的铁吸收,或发现铁缺乏者应该每天服用含铁的复合维生素。此外,也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C来增加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每餐提供儿童食物,如橙子,橙汁,西红柿,猕猴桃,草莓或红甜椒,以充分吸收利用非血红素铁。
婴儿的生长发育都有哪些特点
婴儿期指的是孩子出生到一岁的这段时间里。婴儿期的孩子那就是标准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小婴儿几天不见就感觉变了样子,一岁之前的这一年,婴儿期的365天,可以说是孩子变化最大的一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如果孩子没有发育好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比如说孩子的身长在出生到一岁这一年会长25厘米,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只成了18厘米,而中间差的7厘米孩子可能永远没办法补回来了。
孩子会哪些变化呢?
1、由抱都不好抱到会自己站起来甚至会走,大动作的变化
刚出生的婴儿有些妈妈抱都不敢抱,但是到了一岁孩子已经经历过了从头都抬不起到到会自己站起来走路。
孩子的大动作发育一般遵循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三个月之前头能够竖起来,因为颈椎的发育比较成熟了,到了6个月孩子腰椎的发育相对成熟,孩子就可以坐起来。到了一岁左右孩子的腰椎发育比较成熟,这时候孩子就可以站起来了。
2、身高体重的变化
出生的时候6斤左右到了一岁就达到20斤,体重翻了两番。而孩子的身长出生时是50厘米,一岁的时候大概是75厘米,一年长了25厘米,这个速度是连青春期都没有办法比得上的,属于非常非常快的。
3、大脑的变化
孩子的头围也在增大,孩子出生的时候头会显得比较大,慢慢的他的头也在增大,但是我们因为身体的增长更快,所以显得头就相对会比较少一些,但是孩子头围也是在增大的。
孩子大脑重量在增大,孩子出生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大概是350克左右。而到了孩子一岁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基本上能达到900克,也就是出生时的三倍左右,孩子大脑中将的增加最主要是脑细胞的增加和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变密。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孩子出生的时候只能喝下十几毫升的奶,到了一岁,孩子一次能喝下250毫升的奶,而且食物也丰富了很多,不但可以喝奶还可以吃饭了。
从无齿之婴到有齿之娃,会咀嚼了,会吃饭了。甚至可以和大人一起上桌吃饭了。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幼儿生长发育 ppt,如何开好家长会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