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幼儿生长发育的遗传,以及爸爸晚长会遗传儿子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幼儿生长发育的遗传?爸爸晚长会遗传儿子吗

宝宝的发育商是什么

宝宝智商也叫发育商,并不是平日所说的智力,而是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行为等综合的平均得分。发育商受父母一定的遗传基因影响,但多数还是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有很大关系,所以平日要经常带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社会,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等,可以进行早教训练,对发育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如果宝宝明显存在智力低下,且同时存在异常面容、大运动落后等,则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基因检测,如果为此类疾病,则要父母亲和孩子一同进行检测,以发现来自于父母哪一条染色体遗传所导致。

小宝宝的语言发育规律是什么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组图片:

每个家长一定懂!

这就是宝宝牙牙学语时的发音啊,尽管吐词不清,但却软萌软萌的!

不过,也许你有过疑惑:

每个月龄,宝宝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应该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他们说“贵人语迟”,是客套话,还是宝宝其实发展滞后了?

0~4岁语言能力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还小,什么也听不懂。”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哦!

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除了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家长为孩子提供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0~4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这样的规律:

0~1岁语言的准备期

1个月宝宝的语言,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哭”就是宝宝的“语言”,他们用哭表达饿了、困了、拉了、热了……2个月开始倾听,最喜欢妈妈的声音。宝宝能分辨出“ma”和“na”这样相似的音节,甚至能分辨出不同感情的声音,友好的声音,会让宝宝微笑。3个月开始发出声音。能分辨出父母的声音,会发出“ku”和“gu”的音节。4个月“咿咿呀呀”发声阶段。宝宝会尝试发出“ba”“ma”“ga”,并不断重复,乐在其中。

5个月

开始主动对话。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兴奋会尖叫,还会像唱歌一样,让自己的声音在不同音调和区域间转换。有人和他说话,他会努力发出声音回应。6个月能理解简单的命令。家长对宝宝说“再见”“笑一个”“妈妈呢”,宝宝会有明确的反应,还会故意发出声音,吸引别人的注意。

7个月呀呀学语。喜欢练习发音,不断重复“mamama”“bababa”“dididi”,喜欢倾听外界的声音。8个月进入模仿语言阶段。除了自己的名字,宝宝还能分辨出其他一些词语,一旦听到熟悉的词语,会把头转向发音的地方,仔细聆听。9个月学会通过语调、语气感知家长的意思。10~12个月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比如“给我”“过来”……

1~2岁语言丰富期

13~14个月开口说出第一批词汇,比如“爸爸”“妈妈”。15~16个月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勤奋地学习。17~18个月词汇量不断增加,可能会短暂遗忘,不必着急。19~20个月痴迷于各种声音,学习听辨字词发音的区别。21~22个月电报句阶段,开始掌握组词,比如“妈妈好”“不喝水”。23~24个月能进行简单对话!

2~4岁语言爆发期

25~27个月

多词句阶段。容易发生口吃,没事,80%宝宝会很快恢复。

28~30个月开始掌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概念。可以扩充宝宝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增加词汇输入。31~33个月

喜欢交流,问为什么,家长需要积极而认真地回应。

34~36个月语言发展进入新阶段,会纠正他人说话中的错误。36~48个月

口语表达越来越清晰连贯,句子使用也更规范,语法错误也在减少。

伶牙俐齿,是这样养成的!

多和宝宝说话,尽管看起来很傻

宝宝天然对妈妈的声音着迷,而且,他们非常喜欢看成人说话时的嘴型!

所以,给宝宝洗澡、换尿不湿、喂奶,不妨多和他们说说话吧!

“宝贝,妈妈要给你抹肥皂泡泡啦!bubble!bubble!”

“这是宝宝的纸尿裤,看!上面还有一只小企鹅呢!”

“今天吃饱了没有啊?一会儿爸爸哄你睡觉哦!”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和宝宝介绍遇到的每一个事物,确保足够的词汇和信息输入量。

尽管当宝宝很小时,家长的行为看起来像是单向的语言沟通,有点傻乎乎的,但是,宝宝可都看在眼里,默默记在心里呢!有朝一日,人家就“厚积薄发”了!

再说,一言不发地给宝宝换纸尿裤,面无表情地带宝宝遛弯儿,看起来画面也挺压抑的,总觉得怀着心事似的。

女神(经)和怨妇之间,我选前者。

积极回应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从宝宝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简单音节开始,家长就要做好随时回应他们的准备——这种回应,可以是语言加夸张的表情,也可以是模仿宝宝的发音。

一唱一和,宝宝对有人能“理解”和“回应”自己,会非常兴奋的,这也会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当宝宝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也能够理解家长的指令时,积极地回应就更加重要了。宝宝可以从家长的回应中获得认可,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这样的满足感会让宝宝更愿意去与家长交流。

这时候的回应,家长可以问一些更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问题,“你的饼干,可以给妈妈吃一个吗?”“你的小熊,在哪里?”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听不懂,就对他们不理不睬。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错过很多模仿学习的机会;也不要让电视代替家长,成为孩子学说话的工具,这会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营造说话的环境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要不要带宝宝去早教中心。

不少家长留言:天寒地冻的,出门不便,在家和宝宝大眼瞪小眼,实在玩不出什么花儿来。

这种顾虑蛮现实的!毕竟,绝大多数家庭中,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全职妈妈在带孩子,营造一个热热闹闹的说话环境?难不成天天开着电视?

早教中心是一个选择,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小区广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与比自己孩子年纪大些的小朋友玩,这在扩大孩子社交圈的同时,还能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当然,绘本也可以在无形中,承担起丰富词汇的重任。

不要太“善解人意”

曾经有家长在后台留言:宝宝1岁半了,还是不太愿意说话,怎么办?

经常照顾孩子的家长,对宝宝的需求了如指掌:

宝宝“哼唧”一声,妈妈立刻知道,“哦,想吃苹果”;

小手一指门口,“哦,你想出去玩”;

宝宝一揉眼睛,“你困啦?马上就哄你睡觉啊!”

拜托!你这么善解人意,宝宝还需要“亲自”说话吗?

对于已经超过1岁的孩子来说,家长不妨偶尔装傻,来刺激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宝宝“哼唧”一声,也许你明知道他想吃苹果,不妨故意拿水杯给他,然后问他,“是想喝水吗?”,或者故意设置二选一“想喝水还是吃苹果”,几次故意曲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说话才是满足自己需求最简单的方法。

其他推荐:

父母身为英语渣,也能轻松掌握的启蒙神技能!

请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爸爸晚长会遗传儿子吗

爸爸晚长不一定会遗传儿子。一个人的血缘关系和遗传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各50%,因此你会有很多地方即像妈妈也像爸爸。但是具体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不是绝对的,有时会但爸爸妈妈的缺点有时也会遗传他们的优点。所以爸爸晚长不一定就会遗传给儿子。

什么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生物的发育具有严格的时间的控制和空间的次序性,这种时间的控制和空间次序性由生物发育的遗传程序控制。

发育是有机体的各个细胞协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一系列基因;简单点就是基因遗传更是基因了

幼儿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爸爸晚长会遗传儿子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