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幼儿生长发育营养和中学生发育及营养状况有几个标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发育及营养状况有几个标准

幼儿生长发育营养,中学生发育及营养状况有几个标准

1.1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学生的生长发育一般分为6~12岁的小学生期、13~18岁的初、高中学生期。这两个时期正是孩子们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及内脏功能日益发育成熟,大脑的机能和心理的发育也进入高峰,行为和习惯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和形成。这是人生中最有活力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1.1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

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有时慢,不是呈直线性,而是呈波浪式的。人的第二次长长增高峰就在中小学生时期出现,女生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生一般在12岁左右开始,22岁前后结束。身体各部分发育的前后不同,四肢比躯干先发育,下肢先于上肢。

1.1.2各系统的生长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人体的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的发育先后不同,但在整体上是统一协调的。

1.1.3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而形成不同的发育阶段,各个阶段又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的影响。

1.2我国学生生长发育的情况

建国以来,在1979年、1985年、1991年和1995年共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学生生长育的变化情况。比较1985年和1995年的结果,发现: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年期间,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都明显增加,中小学生的身高平均增加了3.09厘米,体重平均增加了2.05公.。学生中瘦长的"豆芽菜"体形有所减少,体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率有所增加,肥胖正在成为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身体素质方面,中小学生的赛跑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素质逐渐提高,但是耐力、柔韧性和肺活量出现停滞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学生的健康状况方面,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龋齿患病率、贫血率有所下降,城市中小学生龋齿矫率出现上升的趋势,农村地区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还有待提高。用一句话来结语我国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的变化,就是:"总体水平有所改善,问题依然存在。"

1.3我国学生营养摄入的现状

建国以来,在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共进行了3次全国营养调查,比较1982年和1992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的变化。在这10年期间,城市学生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有所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有所增加。与此相反,农村学生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稍有增加,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相对地有所减少。总的来说,我国学生基本上得到足够的食物。但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仍不足,这些问题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近10年来,学生膳食结构中出现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城市学生中肥胖率增加相一致的是,城市学生脂肪的摄入量逐渐增加,已经达达到推荐量的高限。总的来看,我国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原来营养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现在逐显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又待纠正。

2.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问题

中小学生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发育期越中学生两个年龄段,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在男子孩之间是不同的,女孩比男孩早,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孩一般在12岁前后开始,22岁左右结束。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加速,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最关键的时期。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一些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中小学生出现的营养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肥胖和消瘦

正常的身高、体重是多少?

正常的体重是一个人营养状况良好的表现。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体重过低会影响正常的发育,引起学习能力低下等问题,体重超重或肥胖,可以增加得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性。肥胖是指人体脂肪所占比例过高,过多的脂肪组织在体内堆积。人体是由肌肉、骨骼、内脏和脂肪等组织和器官组成,肥胖确切地讲是指体内脂肪过多。但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体内脂肪量的测定比较复杂和困难。一般情况下,常用体重作为衡量是否肥胖的标准。

体重多少算是正常呢?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就可以称为超重,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时,就可以称为肥胖。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90%为低体重,实际体重于标准体重的80%为中度营养不良,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70%为重度营养不良。平时要经常测量身高和体重,以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有哪些

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②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③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④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⑤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2)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

(3)性教育。

(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植物特有的生长方式

植物叶子的生长方式:

1.对生,一对一对长的,每个茎节上有两片叶子,两片叶子面对面长,如女贞.

2.互生,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如桃树.

3.轮生,茎节上长一圈,每节上生3叶或3叶,如夹竹桃

植物生长的三要素是光照、空气和水分,满足这三点植物才可更好的萌发、生长。植物营养三要素是氮、磷、钾,满足对营养的需求长势才会更旺盛。栽培植物期间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提供环境,确保各个方面环境适宜,营养充足。

刚出生的婴儿到二岁之间吃哪些额外的营养。有助于正常发育及成长

正常出生半个月宝宝可以添加鱼肝油,2、3个月宝宝可以添加适量的蔬菜水和水果汁,4个月的宝宝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在二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4-6个月宝宝可以添加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豆腐等,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1、从少到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2、由稀到稠。

3、从细到粗。

4、由一种到多种。

5、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