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领域|《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要点梳理——第二章“集合与分类”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黄瑾、田方两位教授主编。第二章“集合与分类”梳理如下:
Q1
集合和分类有何关系?
所谓集合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的总体。所谓分类是指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
分类和集合紧密相关,分类的能力即是儿童对集合进行区分的过程,是其集合思想的体现;集合是分类活动的基础,对集合的区分和合并被称为分类。
集合是分类活动的基础,对集合的区分和合并被称为分类,概括地说,集合是从数学概念、数学思维的角度来描述的,分类是从数学能力、数学活动的角度来描述的。
Q2
分类一般有哪些方式?
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如把书包放在一起,笔放在一起。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如把三角形放在一起,圆形的积木放在一起。
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量的差异分类。
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如把笔、本子、手工剪刀、铅画纸等归成一类;将毛巾、牙刷、脸盆归为一类。
按物体的材料分类——如塑料类的各种积木归成一类;将木头做的积木等归成一类。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如把数量只有一个的物品放在一起,把数量为两个、三个的归放在一起。
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如在一堆动物与食物中,将小兔与萝卜放在一起,熊猫与竹子放在一起。
事实上,要理解分类的多样性并不容易,因为这要求能够发现一个物体的不同特征。
Q3
匹配和分类的区别?
匹配时分类的基础,分类比匹配更重要,它是儿童集合概念认知的典型性能力体现。匹配对应能力不等同于分类,就如将糖果按口袋的颜色分类,从思维的层次来讲,也只是匹配而不是分类的属性特征是孩子自己去区分和发现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幼儿从匹配对应走向分类以及多元化分类能力的发展。
Q4
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是什么?
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对集合的元素不能够精确到其数量,往往不具备对集合范围和界限的一种意识。
感知有限集合的阶段——注意力在集合的界限上,如两端位置的集合元素等。
感知集合元素数量关系——不精确感知到确切数数的一个跨越。
感知集合包含关系的阶段——对全集和子集的类包含关系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幼儿集合的发展阶段有以下特点:
根据事物表面的、具体的和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内部特征——本质属性进行分类。
Q5
儿童倾向于用视觉提示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数数来进行比较,为什么?
第一,儿童还不具备一定的数数能力;
第二,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差;
第三,不知道数数的方法比自己其他方法更有效;
第四,对自己的数数能力缺乏信心;
第五,缺乏用数数比较集合的学习经验。
Q6
集合学习的策略提示有哪些?
一是利用日常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共同特征。如餐前、餐后、散步、排队等。
二是根据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开展适宜的分类活动小班幼儿进行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进行分类;中大班重点放在“按照几种特征分类”“按事物的内在、物理特征分类”以及“感知集合间的包含或相等关系以及“感知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以及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等概念。
三是提供有多种维度差异的感知材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分类。幼儿学习概念从具体——抽象,从个别——一般,从古外显操作——内化理解的过程。小班幼儿重在“匹配”,中班侧重在“自由分类并说出理由”;大班侧重在“层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