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领域|《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要点梳理——第五章“数符号”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黄瑾、田方两位教授主编。第五章“数符号”,要点梳理如下::

Q1

自然数作为孩子学习数的内容或对象之一,其有何特性?

数学领域|《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要点梳理——第五章“数符号”

数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数概念是其它数学概念的基础,数学中最早的概念是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数的内容之一,它由若干个“1”组成。从“1”开始,逐次添加一个单位,如此依次排列的所有自然数所组成的排列就叫做自然数列。

自然数列有三个特性:有始性、有序性、无限性。

有始性——即自然数列最前面的数是“1”;

有序性——每一个自然数后面都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比它大一个单位的后继数,并除“1”之外,每一个自然数都有且只有一个比它小一个单位的前行数;

无限性——指一个无限集合,自然数列里没有最后一个自然数。

Q2

什么是数符号?它有什么核心经验?

数学是符号化的世界,所谓符号,是指某种事物的代号,是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用简便的形式表现出来,承担这种功能的事物称为符号。数学符号是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的符号和记号。

其核心经验包括:

核心经验一:数字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一个数字能够在不同情境中代表不同的事物,例如5作为一个数字识别符号,可以代表比4多1,比6小1的数量,也可以代表5号球衣的运动员等,所以数字具有多种用途,如可以代表命名数、参照数、基数、序数等。

命名数——给一个集合的元素命名的数,如电话号码、社会保险号、邮编、运动衣服的数字、房间号等,它们不代表数量、身份或者其它的测量结果。

参照数——用来作为共享的衡量标准。如钟表时针指向10,孩子们知道现在是“户外活动”时间了,还如下午3点要比下午4点早一个小时等。虽是参照数,但孩子很少进行数学上的思考。

基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数。和命名数、参照数相反,基数和序数是幼儿建立数感的重要内容,而且在进行数学思维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序数——表示集合中元素排列次序的数。当用数字表示序列中的位置时,并不表示数量,它们的功能是表示一种新的名称,具体指明排列和次序。序数还能用来比较数量属性,比如一个玩具娃娃在5个娃娃中第二高。

核心经验二:数量是物体集合的一个属性,我们用数字来命名具体的数量。

数字可以命名物体的“多少”,可以当做形容词来用,如3个苹果、4个女孩、6条金鱼等;也可以当名词来用,如“3就是比5少2的数”、“3和2合起来是5”等。

Q3

幼儿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有差异吗?

对幼儿来说,基数和序数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差异,一般来说,幼儿对“更多”是很有好感的,认为一个较大的基数更好,如10个物体比5个好,5个又比2个好。

但对于序数的理解却恰恰相反,通常认为第一是最好的,如第一个跑到终点,第一个选择玩具等。

基数和序数既有区分也有联系,如数糖果,点一块数一块,数出的数字“6”表示这盘糖果的数量,这就是基数的含义;若手点第6块糖果,说出数字“6”,所代表的就是序数含义。

可见,每一个自然数都有双重性,既可以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当点完序数时就是其基数值;反之,知道其数值,也就能推断其在数列中的位置,二者紧密相连。

Q4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有何特征?

(1)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着力于顺着数的熟练性和灵活性的提升;中班幼儿着眼于倒数能力的提升;大班幼儿是学习多种数数策略和序数关系的时期。

(2)幼儿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第一阶段(3岁左右)——数量的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4-5岁)——数词和物体间建立联系的阶段;

第三阶段(5岁以后)——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

Q5

抽象符号使用的三种水平包括什么?

抽象符号使用的三种水平包括概念水平——联系水平——抽象水平。

概念水平——幼儿具有数量的概念;

联系水平——幼儿在物群数量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

符号水平——幼儿理解数字是表示数量的符号。

Q6

幼儿需要掌握的六种数字符号技能有哪些?

(1)识别并说出每个数字名称;

(2)按顺序排列数字;

(3)理解在数字与集合之间建立联系;

(4)理解数字是按顺序排列的;

(5)数字与具体相应数量集合匹配;

(6)说出数字,写出数符号。

Q7

数符号学习的支持策略有哪些?

第一,从小数字开始理解。先从小数量的学习开始。

第二,将数字与物体、动作、相反及符号相联系。

其中,需要手指的媒介及图画表征等支架支持。数量表征能帮助幼儿获得视觉数感,也就是帮助幼儿建立数量的心理图式,使幼儿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描述和数运算,还能为幼儿解决数学问题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