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领域|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应用?(一)
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发挥着积极作用。它创造了直观、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数学原理,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因此,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培养教师的相关技能,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
幼儿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其价值和作用。只有在思想上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其引入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让技术发挥出辅助作用,并为教学活动注入更多积极的能量。根据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其他各个学段、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密不可分。
对于幼儿园来说,信息技术的融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幼儿学习数学课程,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占据引导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但有些教师为了维持秩序,盲目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幼儿的特点。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并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对于抽象的数学学科,幼儿的思维更偏向于直观形象。因此,幼儿教师应采用直观形象和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具体的数学概念。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分类整理教育资源,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开展更新颖、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数学活动,还能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活动指导。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幼儿数学教学的固定模式,为幼儿数学教育消除了许多限制。
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分析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和需求,引入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满足幼儿数学教育的需求。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推动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真正帮助幼儿实现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信息技术引入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建议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但由于逻辑性强,难度比较大,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畏难心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给幼儿建立良好的数学印象,从培养兴趣开始,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数学深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尽管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幼儿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幼儿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的思维发展相对较初级,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有限。因此,如果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趣味性,幼儿很难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难实现。长远来看,缺乏兴趣的学习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动力,进而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数学知识难度虽然不及小学数学课程,但对大多数幼儿而言仍然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非常重要,要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为此,幼儿教师需要通过活动的设计来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让幼儿在快乐满足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符号和概念。
幼儿教师应注重接受信息技术,通过创建适合幼儿理解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能够轻松而活泼地参与数学学习。情境的打造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可以利用声音、色彩等效果刺激幼儿的感官,为幼儿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提高他们参与数学活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以小班的“吹泡泡”为例,这个数学主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掌握 5 以内的数数方法。以往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通常让幼儿实际吹泡泡,一边吹一边数数,这样的活动幼儿非常喜欢。但幼儿吹泡泡的数量很难控制,他们会泡泡的颜色,而忽视了正在学习的数数技巧。为了改进这个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信息化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小熊和其他小动物吹泡泡的动画内容,加上色彩鲜艳的泡泡和欢快轻松的音乐,让幼儿们觉得可爱,手舞足蹈,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通过这样动画互动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师可以与幼儿之间进行更多有效的沟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集中地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控制动画的播放顺序和速度,幼儿能更好地抓住重点,并更清晰地理解知识,掌握技巧和规律。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改进原有教学的不足之处,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和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理念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幼儿教师需要从生活的角度不断进行设计,意识到培养幼儿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在逻辑思维方面的特点,并初步建立起对数学的概念。幼儿在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启蒙,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场景和具体事例引入教学中,可以将抽象和直观进行联系,有助于幼儿形成数学思维,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因此,幼儿教师在应用生活化理念时需要考虑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幼儿的具体表象和动作的特点。因此,生活化理念的应用需要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对生活的理解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教师需要这些差异,使生活化理念真正有效地融入幼儿的数学教育中。
为了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幼儿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利于直观理解数学教学的材料,如图片或视频。这些材料对幼儿来说非常熟悉,因此在与幼儿进行数学问题沟通时可以积极应用这些素材。教师应让幼儿接触这些直观材料,感知抽象数学知识与数字、图片、视频的具体形象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图形学习在幼儿阶段是重要的内容。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向幼儿展示各种图形,让幼儿了解图形。一些教师还会让幼儿通过拼搭积木的形式,认识图形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的积极参与,但正如前文所述,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和数学图形联系起来,并安排幼儿录制自己家庭物品的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
两段视频,让幼儿一起寻找图形在哪里。这样的方式巧妙地将图形学习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幼儿发现和使用图形的良好习惯。
在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化理念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幼儿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场景,
例如让幼儿扮演超市收银员和顾客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认识人民币。这些方式非常适合幼儿阶段的学习。因此,生活化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框架的设计上,还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投入和细节中。
本文来源:王惠.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