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虞永平教授: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很多人都问,幼儿园课程在哪里?我今天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课程这个领域很重要,有些问题要好好厘清。构建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并努力落实,是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指南》的重要途径。

名师课堂|虞永平教授: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只有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去,才能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课程,真正以儿童立场、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建设幼儿园课程。

“六无视”暴露课程领域乱象

目前,《纲要》《指南》的学习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正在不断被大家重视和遵循。对幼儿活动过程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得到加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策略正在日益多样化,幼儿园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正在不断提升。这些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课程在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无视幼儿园课程的专业性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课程准入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二是无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特长为名,任意切割、取舍课程内容,造成课程内容残缺。

三是无视国情、幼儿需要和教师现实,不加研究和分析,任意夸大宣传和使用国外一些并不完整甚至并不完善的课程方案。

四是无视教师的能力和儿童的现实状况,原封不动使用他人的课程方案,做忠实的“教书匠”。

五是无视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立场,一面抱怨课程领域风向变化莫测,一面积极跟风。

六是无视《指南》精神,迁就各方面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出现“小学化”倾向和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

你实施的课程是否存在问题

我国幼儿园课程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其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并且也在努力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美国学者德布·柯蒂斯和玛吉·卡特所著的《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这本书,提到了课程实施的一些关键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幼儿园课程很有价值。我们看看下面这些问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你是否问过自己,为何实施目前的课程设计与方案?

是不是因为习惯成自然,你的班级每天都执行同样的课程设计,实施同样的课程?

你是否无奈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执行别人制订好的计划,不知道或从未质疑为何要这么做?

你是否留意到幼儿的厌倦和躁动情绪,而自己也和他们一样?

你执行的幼儿园课程计划是否真正满足了自己和幼儿的切实需要?

你是否觉得工作压力很大,节奏太快?是否觉得每天都在不停地准备活动、整理收拾、填写家园联系手册、制订课程计划、写报告和简报、看电子邮件和各种通知、学习各种新规定和文章?

你是否每天都没有时间缓一缓,然后高质量地陪伴幼儿?

每天下班时你是否感到筋疲力尽?而这种疲惫,与其说是因为你白天所做的一切,还不如说是因为你不曾做的一切?

你是否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已经被商业化气息渗透,更受到媒体渲染的儿童观的影响?

你是否注意到,许多玩具的功能设计和包装都已经固定化、程序化,能让幼儿探索、发现或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的空间很小?

你是否发现,让幼儿为入学做准备,时常被理解为教幼儿各种标准,而不是启发幼儿的心智?

现在,我们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就把入学准备理解成要教拼音、数学。

“八质疑”课程的思维和取向

在德布·柯蒂斯和玛吉·卡特所著的另一本书《和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中,对美国课程中所存在的思维和取向提出的八点质疑,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对“质量”的界定不够完善。反思我们当下的质量标准,是不是应该包含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是不是应该支持孩子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本身的质量?这些问题不清楚,课程可能存在问题。

二是工厂被当作幼教机构的榜样。我看到我们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检验标准就是企业标准,那么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哪里呢?

三是教师缺乏哲学基础。这里涉及到教育理念的问题,一个幼儿园如果没有理念、立场,就会出现跟风现象,导致教师疲惫不堪。

四是把儿童看作是需要做好准备和有待改进的人。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为了他今天的生活,而是为了明天赶路。对当下孩子的生活没有充分,一天到晚为接下来要干的事做准备。另外,没有看到孩子的潜能,总是看到孩子的不足,没有以孩子的潜能为基础去激发孩子发展。

五是没有把游戏看作是课程切实可行的资源。我们要认识到,游戏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

六是将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看作是对立和相互排斥的关系。什么是教师主导?现在一说教师主导,就跟教师从头到尾讲课联系在一起,其实真正的主导是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一个教师如果是主导者,一定会把儿童的主导地位加以明确和保证。

七是缺乏支持教师反思的基础性设施。现在,我们提倡教师反思,但反思以后怎么改进呢?有的幼儿园班级空间小、孩子多,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教师反思以后也改变不了现状。

八是要求幼儿教师和幼教机构采用量化的“基于研究”的课程。

我们的课程计划要实现转身

我们的课程需要转身,要考虑儿童的需要,考虑儿童能得到什么,而不是首先考虑教什么内容。所以,幼儿园教师的教案不是讲稿,而是一个行动方案,是儿童在哪里做事、用什么材料做事、做什么事的行动方案。

教师应重点环境材料和活动空间的作用,而不是讲解的作用。因为没有适宜的材料难以产生真实的问题,事先确定的讲解、做好的准备、写好的教案经常不能解决孩子当下产生的真实问题。

环境和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和背景。材料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和经验的可获得性。幼儿园的环境跟中小学不一样,幼儿不是通过书面逻辑的知识体系来学习的,而是通过外在的环境和材料来学习的。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环境的状态会影响幼儿学习的状态。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可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能为幼儿提供满足个体需求和兴趣的不同材料与活动。因而,能对环境进行有效创设和准备是教师的基本功。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了解儿童是课程的起点。美国帕特丽夏·韦斯曼和乔安妮·亨德里克所著的《幼儿全人教育》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了解儿童发展及学习方面的知识,包括了解每个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质,能帮助你判断什么才是对儿童而言最佳的成长经历。这些知识让教师清楚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并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此外,还要了解个体适宜性,幼儿教师需要持续地观察每个儿童和他人或环境的互动。

观察是了解儿童的起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细致观察,不断思考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哪些材料和支持。只要有适宜且丰富多样的材料、儿童真正投入的活动,即使是相同的主题和情境,也经常会跨越学科的边境,创造出多种可能性,让儿童享受多样的活动过程,面临新的挑战,给儿童多方面的经验。只有这样,儿童的学习才是具有整体性的。

教师要有发现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的活动都是具有综合性的,教师要有经验的整体意识,从儿童多方面的发展中,鼓励和指导儿童的活动。教师还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要通过规则、材料、伙伴等的变化,让儿童不断获得新的挑战,获得新的经验,避免过度重复和浪费时间。

非常重要的是,教师要形成发现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对儿童发展目标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敏感度。教师对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兴趣、用心、好奇和探究是课程内容不断充实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将儿童需要和兴趣,与课程资源及相应的活动关联起来,并不断系统化,就会深化儿童的学习,丰富儿童的经验,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背景、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课程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张雪门也特别强调生活对幼儿园课程的作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它们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因此,幼儿园课程是生活化的,是游戏化的。

“幼教论坛”公众号:回复

名师课堂领略更多名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