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案例|征服“攀爬架”之旅
收录于话题
【游戏背景】
幼儿园三楼高高的攀爬架上常常出现孩子们游戏的身影,他们喜欢在上面攀爬、垂吊,或者吊来吊去,乐此不疲。孩子是天生的攀爬者,攀爬桌椅、树木、围墙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游戏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
最先向攀爬架发起挑战的是我们班的小龙儿,只见他双脚蹬地,身体向下蹲,双手向上举,然后向上一跃,迅速地抓住架子,双手交替,向前移动,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来到了架子的对面。
其他孩子们看到后纷纷说:“我还不是可以”。大家都想要尝试,就这样,他们踏上了征服攀爬架之旅。
游戏过程
初探“攀爬架”
大家纷纷尝试着用龙儿的方法进行游戏,奈何就算垫着脚把手伸直都无法触碰到架子,这时康康搬来了一个小楼梯,大家踩着楼梯就可以摸到架子了。
但康康在不断的练习中发现从架子上掉下来会站不稳,这样会很容易摔跤受伤,我的心里有一点担心,于是我靠近了几步,站在了旁边观察他们,有一些小朋友开始觉得这样不安全,于是大声的说:“要铺垫子才行”“我们要去拿垫子”。小朋友们就去搬来了垫子铺在了架子下,有了垫子的保护,孩子们的挑战变得更加大胆起来,游戏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小朋友尝试几次后就走开了,但我发现康康在一直坚持练习。
康康开始双手吊在架子的第一节上坚持了一小会,当他松开一只手向第二节伸去时就掉下来了。很快,他又起身开始了尝试,他一直重复着去向第二节架子伸去,终于在第五次时他可以双手支撑着身体到第二节了,这让他信心大增,他不断尝试在架子上双手交替前行,双手用力抓住杠子移动,在他的坚持不懈下,终于又抓到了第三节。就在他还想继续尝试时,游戏时间结束了,康康一脸意犹未尽,我鼓励他:“没关系,明天可以继续游戏。”在我的鼓励下,康康坚定了第二天继续挑战的决心。
挑战“上杆”
第二天,康康依旧继续在练习着,一旁恺恺“倒挂金钩”的动作吸引了康康的注意力,只见恺恺双手抓住架子,用脚去向上勾住,双脚倒挂在架子上,头向后仰。
康康看着恺恺的游戏,从眼神中透露出崇拜之情。于是,康康冲上前去追着恺恺问:“教练你可以教教我吗?”
恺恺欣然的答应了他的要求,为康康做起了指导,为了让康康能够理解,还亲自做了几次示范,接着恺恺让康康学着做一下动作,康康开始了尝试,他双手抓住架子,双脚向上够,但他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过了一会儿他坚持不住掉了下来,恺恺看到后在后面用手托住康康的脚和屁股,想要帮他把脚搭上去,试了几次都没有办法成功,可康康并没有放弃,一直练习到游戏时间结束,还是没能成功。
回到教室后,康康和恺恺分享了他们的游戏,并给他们的游戏取名为“上杆”游戏,康康告诉我,他在尝试的过程中请恺恺给他当教练,可是他试了几次还是不行,觉得好累呀。在后续的尝试中,也没有成功,说到这里,康康表现出一丝难过,我鼓励他不要放弃,下一次游戏时继续尝试。
“智”做楼梯,尝试攀顶
在第三天的游戏中,康康继续来到攀爬架前,尝试用脚勾住杆子,在他努力尝试的过程中,一边的小龙儿又来了一个绝杀,只见他身手敏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脚蹬在柱子的两边,同时双手也撑着柱子,爬到了架子的顶上。
小朋友们都投来了惊讶与羡慕的目光,恺恺看着小龙儿的动作,他也想要去尝试,于是他学着小龙儿的方法爬架子,试了几次还是没能成功。
恺恺看着架子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走向了积木材料区,搬来了很多的空心积木,只见他把空心积木垒高,又拿来小梯子搭在积木上,就这样恺恺借助空心积木和梯子爬到架子顶上,
康康看到了恺恺的方法后他也在架子的另一边用空心积木垒起了楼梯。这一次他踩上空心积木,再次尝试用脚够杆子,一下就成功了。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后,康康开心的笑了起来。他又将空心楼梯拆掉,换成了小梯子再次尝试用脚够杆子,有了刚才成功的经验,他又一次轻松的成功了,两次的成功让康康信心十足。
敢于挑战的康康想继续对攀爬架发起挑战,他发现恺恺爬到架子的另一端,趴在架子上,把脚悬空,用手抓住架子支撑着自己的身体顺势滑下并站稳在垫子上。
康康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也想通过空心楼梯爬到架子顶上,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楼梯不太稳固,当他站在上面想用力一跃时,楼梯瞬间滑落倒塌,康康为了维护楼梯可以正常使用,耗费了大量时间修复楼梯,所以直到游戏结束,他也没能爬到架子顶上去。
游戏结束后,我邀请几位小朋友针对今天的游戏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我问恺恺:“你为什么会搭一个梯子?”,恺恺说:“因为我想让所有小朋友都能爬上去。”但是康康说:“那个梯子很滑,我都不敢上去。”这时我问道:“那这个楼梯一直倒,应该怎么办呢?”恺恺说:“我们可以在地上安装楼梯,再跳上去。还可以站在地上,向劈叉一样把脚搭上去。”康康听到后就说:“太高了,不能上去的。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垫子搭高铺着上去。还可以用梯子爬上去。”听到他们的回答,我鼓励他们说:“那我们明天来试一试吧。”
征服“你”了,攀爬架!
在第四天,康康继续他的尝试,他将梯子抬到了架子的下方后,他们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往上爬,都快速的爬到了架子的顶上。恺恺也觉得梯子使用起来更方便,他利用梯子顺利的爬到了架子顶上,伸出头往下看了看,荡下来后,又把垫子铺在了架子的前方,再次来到架子的顶上,酝酿了一会一跃而下。
从高处跳下的刺激体验,促使着恺恺反复进行跳跃,随着垫子面积范围的扩大,他跳跃的距离更远了。
康康看着也想上去尝试,他爬到梯子上,有点犹豫,不断的看着恺恺的动作,在等待着可以跳跃的机会,直到游戏结束,康康没能挑战成功。但康康的征服之旅还未结束,这个游戏也未完待续。
【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在征服“攀爬架”的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的良好品质。恺恺在不断的探索中创造出新的挑战“倒挂金钩”,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在同伴不会“上杆”时,能及时的帮助同伴。而康康在多次挑战失败后并没有放弃,多次练习上杆、悬垂和登顶,突破自己的极限,具有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预判危险的能力,面对困难也能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他们一次又一次尝试新的挑战时,使动作变得更灵敏,坚持不懈的完成挑战。
【教师的反思】
作为孩子们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在发现康康不断挑战又失败的过程中,我没有盲目的介入或者急于指导,而是鼓励康康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问题、运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解决问题,我尊重他们的游戏意愿,做到“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静下心来观察和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成长。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再来看康康在上杆的游戏中一直上一直掉落,还觉得很累的游戏表现时,我翻阅《指南》健康领域中对中班孩子动作发展典型性表现的描述,在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中提到4~5岁的孩子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而促进孩子这一能力发展的途径是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比如走、跑、跳、攀、爬等,并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我反思我们是否在体育和体能循环活动中融入关于孩子这一块的游戏点,这样或许能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发展。
线上课堂|王海英“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发展评价”系列课程名师课堂|线上直播精品课(支持回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