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 光与影

收录于话题

课程故事| 光与影

一、活动来源

晨谈活动时,李若汐指着桌子说:“你们看,桌子这边是亮的,这边是暗的。”孩子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是太阳光照射进来,桌子一半被照射,一半被墙挡住,分成了两边。于是,晨谈话题转移到了“光”。

“墙上也有光!”

“光照在瓶子上,瓶子好亮呀!”

“积木上也有光!”

“老师,李若汐脸上也有光。”

“这都是太阳发的光。”

光每天都伴随着我们,却往往被忽略,李若汐的一个发现让孩子们产生了探索“光”的兴趣。

二、活动期望

光的各种现象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光现象的变化时常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光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期望幼儿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用自己的肢体和各种工具,探索和发现光的各种秘密,如光的作用、光和影的关系等,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三、活动过程

活动1:我知道的光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太阳光,还有许多地方有光,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光?”

“教室里的灯会发光,还有星星。”

“萤火虫的屁股会发光!”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会发光。”

“我在电视里看孙悟空的金箍棒也能发光。”

“我家里的台灯有光,打开的时候还能看到我的影子。”

“光还能制造影子,真神奇,我们还有哪里可以找到影子呢?”

“操场上,我每次出去跳绳影子都跟我一起跳!”

“有太阳就有影子。”

活动小结: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光”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把“光”的话题引入孩子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引导他们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去寻找答案。孩子们的想法非常丰富,能看出孩子们对所见过的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对光的认知有“自然光”,也有“人造光”。当李若汐又一次提出影子的时候,话题再一次被打开,从李睿远和金子宸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知道有太阳就有影子,但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光与影的关系得到认知不够清晰,孩子们的好奇指引他们继续探索。于是我们继续探究光与影的关系,到户外开展“找影子”游戏,图书区增加“皮影戏”,让孩子继续探索光与影的秘密。

活动2:找影子

今天阳光明媚,孩子们来到户外找影子。“我的影子也学着我的姿势。”

“你们看,我的影子像不像青蛙!”

金子宸奋力一跳,影子也跟着跳,真的像一只大青蛙!

张梦希和阚艺婕在单钰涵的两边抱着她说:“我们三个的影子重叠在一起了。”

黄冠翔:“我坐下的时候影子在我身后,只能看见头。”

田靖然跟朱梓青说:“我们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吧,看你能不能踩到我的影子!”

“我要回去把我的影子画下来!”

“我也要画!”

回到班级,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的画纸和彩笔开始画影子。

“老师,我刚刚腿翘起来的时候,影子像孙悟空!”

“我们之前看到过孙悟空的影子,在电视上。”

“那是皮影戏!”

“我们看过皮影,还没做过呢!”

“那我们下次就一起去制作一下皮影吧!”

活动小结:“找影子”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光与影的密切联系。在直接感知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戚未未发现自己的动作和影子的动作一样,张梦希和阚艺婕在拥抱时发现影子还会重叠,田靖然和朱梓青一起玩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对光和影的认知,在“找、玩、说、画”中层层深入,他们不断探究和发现影子的秘密。经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影子,也愿意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获得了“影子”的基本经验。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到了“皮影戏”,在大班上学期,我们在课程中有关于皮影戏的内容,当时在电视上放了《西游记》的皮影戏片段,孩子们的反响并不强烈,我们便没有把这个课程深入进行。在这次讨论影子的过程中又一次提到了“皮影戏”,于是,我决定带着他们再一次去探究“皮影戏”。

活动3:玩转皮影

播放皮影戏视频,请幼儿观看。待幼儿观看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皮影制作需要。

“刚刚我们看的这个故事是怎么表演出来的?”

“有人在后面举着。”

“还有一块布,在白布的后面表演。”

“皮影戏是在白色幕布的后面,表演者用木棍操纵皮影偶表演故事。皮影戏表演的时候还会配上音乐,关于皮影戏,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皮影偶是怎么动起来的?”

“皮影偶是用什么做的?”

“这些问题很好,我们一起去皮影戏的后台看看吧!”

播放皮影戏后台视频,解密皮影偶的制作方法和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皮影的胳膊和身体是分开的。”

“他们是用木棒挑着皮影动起来的。”

“他们后面有灯,这样白布上就有影子了!”

“皮影偶的胳膊与身体是分离的,手腕、腰部连接了操作杆,能动,用白布是能够更好的产生清晰的影子。我们也一起制作吧!”

幼儿观察材料,了解操作方法和步骤,分组制作皮影偶。

制作完成后,老师表演皮影的台子也准备好了,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在台子周围画上了装饰画。

一切准备就绪,表演开始了。

活动小结: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再联系到之前学习过的皮影戏,孩子们知道了皮影戏的由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了影子还可以成为一种表现形式,激发幼儿探索和表演的兴趣。活动中,他们知道了再灯光的照射下能出现影子,皮影戏也是有灯光的照射才产生的,可见通过“玩转皮影”活动,他们对光与影的了解更深刻了。在表演中,孩子们协商分配角色、练习对话、合作尝试操作,虽然孩子们的舞台较为简单,操作起来还不够娴熟,但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皮影戏的快乐,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

活动4:光与生活

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气喘吁吁回到班级。喝水后,孩子们聊起来。“天气真热呀,我都晒黑了!”

“我的衣服都湿了。”

“刚刚出去找影子太热了,让人口渴。”

“是啊,太阳光制造了影子,带给我们温暖,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可以玩,但是暴晒在太阳下我们会变黑,会不舒服,所以太阳光的作用很多,也会有一些影响。请孩子们今天晚上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明天我们一起分享。”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便把调查表带来了,晨谈活动时,大家纷纷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拿出来一起分享。

“太阳光能够消灭一些有害细菌。”

“太阳光可以晒干衣服,可以让我也长高。”

“爸爸说太阳光可以用来发电,还可以充电呢。”

“我妈妈说,植物生长是因为光合作用。”

“你们找到的可真多!太阳光是生命生长需要条件之一,现在还可以把太阳光转换成太阳能发电,太阳光的作用真的非常大。”

“我妈妈说太阳光强烈会对开车时的大人有影响。”

“我妈妈说太阳光照射时间长是会得癌症的!”

“太阳光不仅作用很大,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不科学的去利用它,也会带给我们一些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出门时可以打伞,我家就有太阳伞。”

“我家也有太阳伞,我妈妈出门还会戴墨镜,涂防晒霜呢!”

“中午最热了,我们可以待在家里。”

“我哥哥说之前他用放大镜玩的时候,纸烧了个洞呢!”

“我妈妈昨天陪我一起看了一个视频,是矿泉水瓶子晒久了,森林都着火了。”

“太阳光可以烧东西吗?”

“不是,我们也被太阳光晒着就没有被烧啊。”

“因为没有放大镜,有放大镜就可以烧着了!”

“放大镜那么厉害吗?它可以放大,不能燃烧。”

“那我们去试试吧!”

活动小结:在亲自调查前,孩子们提到了“晒久了热”“会出汗”“会黑”,对于“太阳光的作用”非常局限。于是,我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查阅资料。果然,孩子们第二天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通过分享交流,孩子们对太阳光的影响和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知道太阳光必不可少,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同时也有困扰,可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持。当阚艺婕提出“放大镜燃烧”时,关于光的话题又一次被展开,大家对这个现象充满好奇,于是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展开燃烧实验。

活动5:神奇的燃烧

孩子们拿起放大镜、记录表和各自所需的材料来到操场上。有的小朋友拿了报纸,有的小朋友拿了不织布,有的小朋友拿了积木……

“你们看,我这会发光,还可以变大变小。”

“我这也有,放大镜举高亮点就小,放大镜低亮点就变大了。”

“我这是偏左一点变小,偏右一点变大。”

“因为你跟我们位置不一样,光也就不一样了。”

“阚艺婕,你说真的能烧着吗?”

“我觉得一定可以的!我哥哥就说可以的!”

“得等等。”

黄冠翔刚说完,谢恩泽就欢呼起来,原来他的报纸烧着了!

孩子们围过来:“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谢恩泽:“大的亮点烧不着,小的可以,你们快去试试。”看到谢恩泽把报纸点燃,孩子们很兴奋,信心倍增,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拿起放大镜再次尝试,继续等待。

阚艺婕:“我的报纸烧着了!”

曹訫媛:“我的报纸也烧出洞了!”

戚未未:“我的也冒烟了!我还看到了彩虹!”操场上忙碌的身影,积极的合作,成功的带着还没有成功的一起尝试。最后,只有朱梓青的积木还没有燃烧。

李梦茹:“你的积木太大块了。”朱梓青:“那我试试报纸吧。”朱梓青放弃了积木,拿起了报纸再次尝试,不一会儿就燃烧出一个洞,实验结束,孩子们回到班级展开了讨论。

“刚才冒烟时我还很害怕,怕真的着火,但是后来并没有着火,只是冒烟,然后报纸就出现了小洞洞。”

“我第一次没成功,然后李睿远跟我说放大镜不能一直动,我不动它就成功了。”

“我的积木没有成功,换成报纸才成功。”

“原来利用放大镜燃烧的时候不会着火会冒烟,需要固定位置,聚焦出一个小亮点,才能成功。”

“我把报纸烧出了一只蝴蝶!”

“我烧出了毛毛虫!”

“我的纸在没有烧出洞洞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彩虹!”

“我也看到了,老师,之前吹泡泡,泡泡上也有彩虹的颜色。那是太阳的颜色吗?”

“太阳光的颜色到底是不是跟彩虹的颜色一样呢?我也想知道,不如我们一起去查阅资料找找答案吧。”

活动小结:在实验中,孩子们自主选择了操作材料,在操作过程中懂得学习、合作,调整方法,从而获得成功。在观察分析中,孩子们发现了“太阳光聚焦点越小越容易燃烧”,这是实验当中的成果之一。在分享交流中,孩子们有了自我操作就更容易理解太阳光燃烧的原理。朱梓青在燃烧报纸的过程中提到了彩虹,之后再讨论交流时,李梦茹也提到了彩虹,于是便有了光的颜色的探讨。

活动6:光的颜色

通过观看视频和回家查阅资料,孩子们对太阳光的颜色展开了讨论。

“太阳光的颜色和彩虹的颜色是一样的。”

“我在书上看到说彩虹的颜色是太阳光给的。”

“通过燃烧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彩虹的颜色,有孩子说彩虹的颜色是太阳光给的,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看到太阳光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太阳光的颜色吧!”

我给孩子提供了泡沫水、放大镜、光盘、瓶子等,让他们对太阳光的颜色进行观察、探究。

“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泡泡上有彩虹的颜色。”

“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会旋转。”

“放大镜照在纸上,会出现彩虹的颜色,就像上次实验一样。”

“光盘在太阳底下也有七彩的颜色,还会反射出来光到地上。”

“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色彩都是太阳光照射在空气中的水滴上反射出来的。”

活动小结: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孩子们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有了探索太阳光颜色的材料,孩子们更愿意去探索和尝试。在寻找太阳光颜色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细心观察,直到观察到彩虹的七种颜色。太阳光颜色的显现引起了孩子们的高度,他们知道彩虹的颜色,却不知道彩虹的颜色哪里来,通过查阅资料和老师的引导,让他们知道彩虹形成的基本原理,使孩子对太阳光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和理解。四、活动解析

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太阳光引发的各种现象为主线,将“光与影”贯穿整个生成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经历了“我知道的光”“找影子”“玩转皮影”“光与生活”“神奇的燃烧”“光的颜色”六个活动。幼儿对“太阳光”的认知和理解从一开始的无心发现,到光影形成条件、光的作用、聚光作用、太阳光的颜色(反射现象),进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实验、记录、操作、体验,幼儿初步感知到科学探究的严谨和乐趣。

从引导幼儿找影子、玩转皮影开始,教师的观察和反思以及准确判断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水平起了重要的支架作用。当幼儿对“影子形成”经验和概念还未明确,教师提供了“玩转皮影”的机会,让幼儿在亲自探究中对光和影的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教师在活动中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当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并不急于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熟悉的材料给幼儿去亲自验证,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拓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家长资源的利用,也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在探究中,幼儿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有了熟悉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充分运用观察比较、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实验操作、记录分享等方式进行探究实践。他们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敢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让人惊叹。当然,在本活动中还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可以作为延伸活动,如物体的透光性探索、影子大小的变化与光线照射角度的关系、影子的颜色变化等。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对光的探究又能有新的发现。推荐阅读

自主性游戏的特征及指导

课程故事|哎呀!糖

温州游戏|洗手神器(STEAM项目活动)

课程故事|我们的美好“食”

课程故事|神奇的雨伞

课程故事|“天问探测器”下——我们的畅想

课程故事|“小纸杯,大变身”之建构乐园

课程故事|幼小衔接:要上小学啦!

课程故事|谁与“筝”风 |

课程故事|哇哦!是泡泡

课程故事|“我家番茄初长成”

课程故事|“筷”到碗里来——芽芽段夹花生比赛

课程故事|乐玩水管 “乘风破浪”的珠珠

课程故事|四叶草视力表诞生记

课程故事|身体力行,践行劳动的魅力

课程故事|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笋宝探究笔记!

课程故事|我们一起野餐吧

课程故事|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赴一场与鸟窝的约会!

课程故事|生活教育课程故事:下雨天了怎么办(图文视频版)

课程故事|班本生活课程故事:悦享美食,教育从“吃”开始!

课程故事|自然教育课程故事:我和西瓜有个约会!

课程故事|新学期园本课程:设计幼儿园地图,带孩子畅游幼儿园

课程故事|聚焦课程与游戏:小小挂号单引发的大联想!

课程故事|新学期如厕课程设计与实践:超级“便便便”

课程故事|有一种幸福叫三叶草

课程故事|我的舞台,我做主!

课程故事|生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豆芽成长记

课程故事|一只小羊引发的课程故事

课程故事|自然教育:玉米,你好!

课程故事|生活教育:咿一牙,啊一牙!

课程故事| 书香悠悠润童心

课程故事|小钟表 滴滴嗒

课程故事|趣玩安吉梯 挑战无极限

课程故事|科学领域-神奇的多米诺(图文并茂版)

课程故事|你好,蘑菇

课程故事|明星小侦探:大梨子去哪了?!

课程故事|“纸”为遇见你

课程故事|抗疫社会实践课程故事:“方舱医院”真神奇!

课程故事|夏日炎炎,“雨”你同乐

课程故事|民间艺术课程故事:教师节的“木梳情怀”!

课程故事|生活教育课程故事:关于生日的那些事儿(图文视频版)!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