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新学期如厕课程设计与实践:超级“便便便”——小班幼儿如厕班本课程探究!

课程故事|新学期如厕课程设计与实践:超级“便便便”——小班幼儿如厕班本课程探究!

超级“便便便”

小班如厕班本课程探究

缘起

幼儿篇

老师,我小便出了!

老师,我不会擦屁股。

老师,我裤子脱不下来。

老师,我来不及了!!!

家长篇

金老师,她短裤上有大便,下次帮我屁股给她擦一下哦!

他最近老是尿裤子,帮我多叫他上厕所呀。

金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他不肯在幼儿园里上厕所。他在家里都是坐着拉大便的。

金老师,他今天有没有大便拉在身上呀?

论证

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书中关于如厕的生活自理维度有这样的内容:

1. 懂得在园如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紧张,不拒绝。

2. 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入池,便后自理。

3. 定时排便,便后冲水,便前便后洗干净手。

存在的问题:

1.对在幼儿园上厕所的排斥(情绪方面)

2.上厕所的方式水平较弱(能力方面)

3.喜欢憋尿,不主动上厕所(习惯方面)

教师预设目标:

1. 懂得在园如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紧张,不拒绝。

2. 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入池,初步尝试便后自理。

3. 有便意能主动排便,不憋尿 。

论证

内容

教师预设网络图

师幼讨论:

幼儿园的厕所和家里的厕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你喜欢在幼儿园里上厕所么?你愿意在幼儿园里大便么?

在幼儿园里上厕所你最担心什么事情呢?

大便或者小便的时候你遇到过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论证

资源

教室里有配备了现成的厕所,方便教师观察引导幼儿如厕。有坐便器,蹲坑,小便池,满足男女幼儿不同的需求。

论证

价值

实施01面对问题,直击痛点。

擦屁股:

在投票“幼儿园里上厕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不会擦屁股。

所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你会自己擦屁股么?

在家里妈妈或者奶奶是怎么给你擦屁股的?

你觉得应该如何擦屁股?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擦屁股的方法,我运用了道具——气球,把两个气球绑在凳子上模拟屁股,在两个屁股中间抹上一点黄色颜料,当做不明物体,请幼儿来尝试擦屁股。看看谁能擦干净。孩子们兴趣高涨,纷纷想来尝试。

其中一个幼儿尝试的时候,他手上的厕纸破了。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为什么他的纸擦破了?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擦屁股前要先把纸对折,这样不容易破。于是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毛纸,请他们尝试折厕纸。

学习了折厕纸之后我亲身给孩子们示范了一遍如何擦屁股,请孩子们来观察说一说:老师擦屁股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孩子们发现:三张毛纸,从前往后。我又请孩子们猜猜我为什么这么擦?幼儿表示不知道。我点出擦屁股的关键要点,提炼擦屁股的流程。

在学习了擦屁股之后,我鼓励幼儿在幼儿园里拉大便,设置了便便奖励卡。在幼儿如厕的时候幼儿,能在幼儿园拉大便的并可以尝试自己擦屁股的,都可以获得一个小贴纸。

尿裤子:

除了擦屁股,尿裤子也是孩子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提问:为什么尿在身上?

憋不住了

裤子脱不下来。

不会用蹲坑

提问:可以怎么有什么办法来帮助?

及时上厕所,

裤子要脱到底下,手要塞进去。

要拿着小鸡鸡。

02发现问题,共想问题。

老师,妮妮没冲厕所!

为什么没冲厕所?

忘记了……

怎么样可以提醒妮妮呢?

用嘴巴告诉她。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他自己想起来?能不能做个什么东西提醒他?

办法:画个小手

03调查问卷,家园共育。

我发现上厕所出现一种情况,孩子么都抢着上马桶,没有人上蹲坑。

与孩子们讨论?为什么不喜欢上蹲坑。

太高了,我不会,我家里没有这个。

有黑黑的洞洞。

会摔跤。

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们在家里的如厕情况,我们制作了一张问卷调查,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27个孩子中有15个家里是没有蹲坑的,所以孩子们从小就没有使用蹲坑的习惯,所以不适应幼儿园里的蹲坑,害怕会掉下去或者摔倒。

我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里有条件的多让幼儿上蹲坑,家里没有的可以去商场里尝试,逐渐习惯。树立正确的如厕观念,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为孩子准备方便穿脱的裤子。

04厕所文化,营造氛围。

厕所:上厕所流程图

图书区:提供绘本图书

美工区:提供土黄色黏土,制作便便专区。

娃娃家:设置一个厕所区;幼儿帮助娃娃上厕所。

05多元评价,强化行为。

1. 教师评价:有进步马上给予表扬,提供便便奖励卡。

2. 幼儿评价:幼儿自我评价,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有进步的可以给自己星星。

3. 家长评价:在家里有进步可以得到一个小苹果。

梳理与思考

思考(一)基于幼儿

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孩子中来,从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从孩子 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孩子的角度解决问题。

(二)针对幼儿

在出现的不同的问题中,我们要提供不同的支持策略,策略可以是幼儿想出来的,也可以是师幼共同讨论出来的,但是一定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去解决。

(三)相信幼儿

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激发生活自理动机。

1.“让我来”——给予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

2.“我能行”——帮助幼儿体验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自尊感,看到自己的进步,包括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自信。

From: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中心幼儿园

更多精彩课程故事,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