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幼儿乐理启蒙卡怎么用,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大上”的音乐启蒙,家长应该如何做
音乐不是“高大上”,而是非常贴近生活,非常适合每个宝宝的
御猫老师是从音乐教育专业一路做下来的,先说下——学音乐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虽然可能开始抱着不用做专业的态度来学习,但是真的想学会一首歌,学会弹一首曲子,学会一段舞蹈,都是需要狠下苦功的。
因为要吃苦,而又并没有在学习初期就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所以很多孩子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抗拒的情绪,尤其是被规定了“一天三小时”、“每周一回课”等任务带来的压力后,更是视音乐为猛兽,让孩子们恨不得赶紧脱坑。
要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我们从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的兴趣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对学习一件事情有自发性、主动性。
最有效的捷径就是给孩子随时随地听音乐,而非“学习乐器,学习声乐”不得不说一下,现在很多“兴趣班”“早教班”都是以学一门乐器,学唱歌,学XX……作为吸引家长的点,因为很快能见“成效”。
学没学音乐,得给别人看到才行啊。于是孩子上台唱一首歌,弹一首曲子,既满足了家长们的虚荣心,又能充实大家的朋友圈。
可这样的教育真不算是启蒙。真正想开启儿童音乐潜能必须从“听”开始。
“听”一定要成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第一步,一定要先于学习乐器和乐理儿童期的音乐教育,主要目的不能是学习音乐技术,而是以“启发音乐潜能”、“培养孩子基本的音乐能力”为主。
什么是音乐技术?吹拉弹唱、乐理知识、五线谱简谱视唱的技能这些都是。这些音乐技术至少得在六岁之后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而三岁半的孩子,音乐学习活动应该根据生理发育,着重“听”的活动,再辅之以一些肢体律动,让孩子从心体会和感受到音乐。
可以这么说,“听”的教育做得好,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孩子、家长都会轻松很多。
我们幼儿园以前有一位宝爸,是古典乐发烧友,除了自己家里有一套音响器材和黑胶碟藏品,还经常带宝宝到音响器材城去走动。从小孩子就看着爸爸熟练地操作音响、调制音乐,在生活中这位宝爸也把音乐充斥了整个小家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生活中的音乐。
五岁多的时候,孩子参加了个音乐班,零基础开始学习表现平平,既没有绝对音感,也没有特别强烈的表现欲。但是两年后,随着基础音乐能力的培养,由于他从小耳濡目染和喜好,他真的就会自发地去练琴,多是对小时候听过的乐段进行模仿。他爸爸非常惊喜,因为他并没有刻意在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但回想成长经历来看,他非常肯定的告诉我,音乐环境的熏陶是决定性的因素。
而相反的例子非常多,孩子到了4、5岁了,家长看见邻居家孩子、别人家孩子学琴学唱歌,也给孩子报名直接去学个乐器、学个声乐,对孩子来说费时费力,也是一种残忍的教育方式。
建议家长,就在自己家里,在平时生活里,除了睡眠时间,随时随地给孩子放音乐,不要特别刻意要求孩子“坐好”安静、规矩地听音乐。孩子是好动的,要他们坐着安静欣赏音乐难如登天,而且会让他反感音乐,而是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在各种状态都听到适宜的音乐。音量不要太大,不要刻意让孩子发现音乐的存在,这样无异于强迫孩子学音乐。
同一首音乐可以反复播放,音乐类型我建议从古典音乐开始,西方古典或者中国古典音乐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不要担心古典乐就是太过“高雅”,有很多古典乐其实又有趣又适合孩子。
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描写的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样子,曲调活泼又健康、诙谐又有趣,尤其是中间一段优美抒情的圆舞曲,好像让人能看到小狗奔跑后停下来休息片刻的自得。全曲只有一分多一点,但是能让孩子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专门为了孩子而写的童话音乐。其中糖果仙子、花之圆舞曲、茶舞等部分,在作曲家绝妙的配器下仿佛把童话世界中那种小巧玲珑、天真烂漫的世界都勾画了出来,能让孩子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种童话音乐的美感。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小乐曲组成,作者在动物园得到启发,用钢琴家小型管弦乐的结合,神灵活现地描写了狮子、乌龟、袋鼠、公鸡母鸡、驴子、鸟等诸多动物的形象,宝妈们可以一边给孩子播放音乐,一边和孩子一起猜想音乐表现的到底是什么动物呢?作为修习并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我先在这里推荐几首,以后在其他文章和回答中会继续扩展培养孩子艺术启蒙的具体知识。
【育儿知识持续更新,请点个关注吧!】怎样对孩子进行钢琴启蒙
儿童在学琴的启蒙阶段,由于受到年龄上的条件限制,如个子小,手臂短,手指、手掌、关节、肌肉较软等等的因素影响,他们的手指在弹奏时独立能力特别差,容易出现很多相应的毛病。如果在教学中对这方面的训练不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是用成年人的方法来进行训练,会使他们的学习受到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儿童启蒙阶段要针对他们特殊的生理条件,要特别注意儿童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
一、重视手腕、手掌、手指第一关节的支撑力
在启蒙阶段中,教师要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整个教学进度可以慢一些,切不可超越孩子的实际能力而超之过急,要根据孩子的水平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实施教学进度。
弹奏钢琴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手型,而良好的手型的前提是指掌关节与拇指、小指关节的站稳,这也是训练手指独立能力的一个大前提。手指的第一关节,既最末端的关节,从一开始就要训练站立的能力,要自然的站好,不能让关节塌下去。如果连这个关键的关节都不能站好,要想弹出集中而有力的声音是不可能的。但是,儿童因为手比较软,要让他们在琴键上站好又特别难,需要教师从一开始就要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长久地严格要求。在具体的训练中,先从单音开始去训练,例如,在非连音的教学中,首先用最方便的2或3指来弹奏,因为这两个手指比较粗壮有力,弹起来容易体会支撑感,等到这两个手指训练好了后,再进行1指的训练。1指虽然比较有力,但它太容易躺在琴键上,而且还容易关节内陷,教师要特别注意1指的手型,遇到关节內陷时,要用手去把它顶出来。最后才是4、5指的训练,这两个手指比前三个手指都要弱很多。首先,4指的第一关节总是不容易出来,有时候指关节出来了但又不能保持住,比较容易在琴键上摇摆、晃动;而5指在弹奏中又总是喜欢用手腕去压琴键,而且5指弹完了音后手掌常常会塔下去,为了能够把手掌摆正,在训练中很多小孩喜欢用肘部去帮忙,把肘部抬得老高,其结果手指训练目的没达到,而又多了一个要改的毛病。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整个启蒙阶段教师都要时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单指的练习练好之后,可以加入一些双音来让孩子体会手指的支撑感,如:先用1、3指,再用2、4指,最后用3、5指。练习时两个音先后弹奏,不要太用力,速度慢一些,手臂放松,手指关节站稳,特别是1、5指的双音练习,不仅可以训练手指的支撑感,还可以通过这个练习来固定手型,因为只有1、5指站好了,整个手型的架子也就出来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进行同时发声的双音练习,练习时,两个音同时弹奏,然
后再把手指相对强一些的手指抬起来,而把手指较弱的手指保留住。例如:3、5,放开3指,保留5指在琴键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5指承担起手臂的力量,使较弱的手指得到加强。最后可以在双音的基础上加入一个音,使其变成一个三和弦,三和弦的练习可以使手指的支撑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孩子们也更容易体会到支撑感;开始是一个音的单指练习,然后是两个音的双音练习,最后是三个音的和弦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之后,加强了碗、掌、指关节的支撑力,这是因为发挥了手掌的作用,手指在键盘上同时有了两到三个支撑点,对于柔弱的单指能起到互相辅助的作用。支撑力的训练可使弹奏的力度、速度、独立能力得以加强,为下一个弹奏做好一项基础准备。
二、抬起手指,打开掌关节的五指训练
加强手指的训练,使其坚强有力而又灵活敏捷,发音集中而又有弹性是弹好钢琴需要具备的主要技术条件。通过前一个阶段的一些强化训练,孩子们手指的支撑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可以进行一些连续弹奏的训练,这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毛病的一种弹奏,在这个阶段更要注意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在连奏的弹奏中,手指要有准备地抬起来,然后结合手臂的运动把声音有力的送到指端,这种正确的练习能使手指独立性得到增强,声音也会慢慢地变成饱满而扎实。
首先,可以进行2个音的练习,然后再是3、4、5个音的弹奏。弹奏方法是手指轻松的抬起来,然后快速而有爆发力地弹下去,最后手指下键后肌肉快速的放松,每次下键的手指都要经历这些过程。这样的训练能使手指的弹性增强,声音也会逐渐练得集中而有颗粒性。由于每个手指头经常地你起来,我弹下去,这样上上下下的反复练习增强了手指间传递交换的灵活敏捷,减少了手指之间相互的依赖性,也使掌关节逐渐变得灵活有力有弹性。但这种高抬指的练习也要引起注意:
1.不可过度的把手指抬得过高,这样会使弹奏中的力量消耗在手指运动的空间。有的学生因为手指伸得过直,会影响下键的力量。已弹出声音的手指,即使还保留在键盘上,也要马上放松,不要再压键,而将注意力放在准备下一个手指的弹奏上。
2.动作要放松,五指练习不要将手指抬得过高,有的学生把手指抬得太高而造成手臂肌肉过分紧张,以至下键后力量分散,因为用力太大而造成了手腕的震动,手腕不停地上下上下抖动,声音显得不平稳,要将力量集中在下键的一刹那。
3.要保持手指关节原有的角度,有些学生因为用力过大,造成手指关节内塌或者摇摆,这些毛病都是在独立能力训练中会相应出现的毛病,教师要及时发现、解决。
三、保留音的练习
手指保留音的练习对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也有较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些适合孩子们的较简单的练习来作为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这种练习可以极大限度地让手指本身学会独立活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加入这些练习,不可过早的练习,因为这种练习对手指的独立能力要求更高。再保留音的弹奏中还要注意一定要消除紧张感,要让学生注意到不弹奏的手指必须要放松,特别是弹保留音的手指,因为学生常常为了按住这些音,而造成手的紧张。不要过分追求音量,声音要清晰,速度慢一点,动作不可过大,适可而止即可。
有了上述的一些练习,还要结合一些小动作的帖键练习。在帖键练习中一定要做到声音清晰,手指积极主动地触键,不能用手腕去压键,这样会造成声音模糊,没有颗粒性。手指的帖键练习在实际运用中很广泛,它为今后快速、均匀而有颗粒性的跑动音型做进一步的准备。
总之,在儿童钢琴弹奏初期,不要过分追求孩子弹奏的音量,如果总是说“声音太小,用力大一点或声音太浮”这些话,要孩子用力敲击琴键,就容易导致形成很多毛病。要知道只有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弹奏方法,才能真正进入钢琴的世界,才能领略到音乐的魅力。
哪种乐器最适合作为幼儿音乐启蒙课程的教具
很多父母虽然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作用,希望孩子能学点音乐知识和技能,可在音乐启蒙阶段,究竟该帮孩子选择哪种乐器,是键盘乐器还是吹奏乐器,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就孩子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而言,应优先选择键盘乐器,比如钢琴、电子琴等。
其原因在于:
1.键盘乐器音准固定,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音准辨别力。
而弦乐器音准很难掌握,它要求弦调得准、手指按的位置正确,这两点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
2.学习钢琴或电子琴是双目、双手的操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协调能力,可以开发两侧大脑的功能,特别是右脑。
3.不论选择什么乐器,最初都要注重视唱练耳,因为学习音乐不只是为了学会演奏、演唱,而是要学会欣赏演奏和演唱。
视唱练耳的最好工具就是钢琴等键盘乐器。
在选择乐器时,建议:
1.3岁以下的孩子,肺活量小,学习吹奏乐有些困难,开始最好不要选择这类乐器;
2.尽量选择便于携带的轻型乐器,孩子可在各种场合表演。登台表演是许多父母和孩子的愿望,这种展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3.建议首先学习西洋乐器。西洋乐器用的是五线谱,以后转学民族乐器识简谱就容易得多了。
关注今日头条宝宝故事每天分享育儿早教知识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四岁以前多听音乐,古典音乐和经典流行音乐为佳,注意选择好播放设备,幼儿听力还处于初始化阶段,灵敏度很高,大人听不到的杂音孩子都能听到,用手机播放或劣质音响设备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
同时可以和孩子进行律动方面的小游戏,一些简单的小打击乐器既实惠又好玩,节奏培养是音乐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奥尔夫等国际知名音乐教学体系也是遵循的也是这个原则。
四周岁以后可以尝试学习专业乐器,钢琴是最理想的音乐启蒙乐器,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应该优先考虑它。
OK,关于幼儿乐理启蒙卡怎么用和如何帮助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