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的安顺场战役结束了,红军主力却不能乘三只小船过大渡河,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一致决定拿下泸定桥,从那里过大渡河。

泸定桥是著名的铁索吊桥。

在距离安顺场北约400里的地方。

红军长征的故事:翻越夹金山

那里高山林立,峡谷深,两岸非常狭窄,水流深而陡。

这是西康以东的大渡河,是最后一个可能过的渡口。

如果他们能夺取泸定桥,全军就能在追赶者到达之前进入四川中部。

这是红军最想看到的局面。

接到命令的红四团朝着泸定桥的方向迅速前进。

那里所谓的道路,是悬崖峭壁上勉强修成的栈道,也有非常陡峭曲折、时高时低的羊肠小道。 此外,道路非常狭窄,路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走在上面会头晕,随时有失足坠入万丈深渊的危险。

赤脚红军沿着峡谷曲折的小路向泸定桥前进。

他们有时爬上几千米,有时下到涨水的河里,在齐腰的泥里一步一步地前进。

进入的第一天,他们架桥,与川军交战,俘虏两百多人,缴获许多枪支弹药。

同时,已经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士们也在前进,两岸红军隔岸展开行军杀敌竞赛,互相鼓舞着对方。

日夜,红军队伍以加倍的速度前进,只停留十分钟左右坐下休息吃饭,其他时间都在赶路。

有时碰到敌人的小部队,打几场仗。

第二天黎明,红四团刚出发,就接到红一军团转来的军委电报。

由于敌情有变化,命令他们必须提前一天,于29日早晨赶到前来增援的川军前到达泸定桥。

这时,他们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真的很花时间,任务很重! 带领红四团的黄开湘、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动员,反复说明了这个行动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每一个人拿出最后的力量去赢得胜利。

在这次战斗中,一点也不允许松懈,更不允许一点儿心思。

胜利在生,失败在必。

在指挥官的鼓励下,部队迅速前进。

途中,红军战士攻破了川军营地,获得了他们驻扎的关口,从那里越过了高耸入云的猛虎岗。

随后,在摩西面村附近击败川军一个团和一个营,用约1小时20分钟架桥,继续前进。

到了晚上七点,离泸定桥还有110多里,军委的命令是早上赶到泸定桥。

正当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乌云似乎压在战士们的头上,阴沉得像一个倒竖的锅底,周围什么也看不见。

部队一整天都在赶路,没有吃饭。 饿了就嚼生米,渴了就喝雨水,脚步不停。

因为很累,再加上暴雨道路泥泞,所以完全走不动。

但是勇敢的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了团结友爱的精神。 后面的人拉着前面的人,拄着拐杖,爬上岩石,互相提携,背着枪……就这样继续前进。

突然,对岸的敌人点燃火炬赶路,想赶到红军面前保护泸定桥。

这样,敌人的速度肯定比红四团快,怎么办? 红四团指挥官心一横,决定点燃火把前进。

为了欺骗敌人,把俘虏伪装成川军,联系对岸的敌人。

又黑又滑,敌人也累,我们的计策真的欺骗了他们。

这样,部队的前进速度大大加快了。

大渡河两岸,敌我双方举着火炬游行。

半夜十二点,对岸的川军扎营休息。

红四团的指挥官很高兴。

部队立即轻装上阵迅速前进。

不眠不休地赶到敌人面前。

为了防止坠入大渡河,战士们脱下绑腿,一根接一根,拽着前进,终于在克服千难万险后,于中央规定的29日早晨6点到达泸定桥。

红四团的战士们很高兴,桥头的守军还没醒过来,就马上把他们消灭了,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和沿岸的阵地。

红四团开了一路快车,创造了一天跑了二百四十里的奇迹。 他们是大渡河的英雄。 此后,红四团威名远播,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奇迹。

然而,更令人难忘的是二十二勇士飞过泸定桥。

战士们稍事休息时,黄开湘、杨成武带领营连干部来到河边观察地形。

泸定桥始建于几百年前,桥长一百多米,宽三米,十三条铁链固定在两岸的石堆里。

上面捆着厚板,构成了通行的桥面。

汹涌的江水像紧贴着铁索桥咆哮着,滔滔不绝。

红军到达的时候,木板有一半都被抽掉了,从岸边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铁链。

在东岸的桥头,敌人摆着一个机关枪阵地,正对着他们,后面是由一团敌军把守的阵地。

敌人的炮火一直没停,必须冲过去控制对岸,才能保证红军主力安全过河。

干部们犯了难,召开大会讨论对策。

最后,连以上干部大会决定:由第二连的二十二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连长廖大珠任队长;由第三连组成“铺桥突击队”,连长王友才任队长。

全团的其他战士在岸边负责掩护。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必须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以前拿下这座桥!中午时分,在西桥头,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间缠满手榴弹;第三连战士们背着枪,夹着木板,等待上桥铺路。

下午四点整,黄开湘下达命令“战斗开始!”全团的司号员一起吹响冲锋号,红军战士们火力全开,压制住川军的炮火,战士们高喊“杀呀、杀!”

趁此机会,突击队员们突然冲向铁索桥。

他们把手榴弹和枪捆在背上,用两只手交替抓住铁链,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很快就到了奔腾的河流之上。

冒着敌人射出的子弹,第一个战士中了枪,掉到下面奔腾的水流里;第二个也掉下去了,被滚滚的河水吞没了,接着是第三个。

但是,其他战士却越来越接近桥中心。

敌人慌了神,连枪都打不准了,大多数子弹从战士们身边擦过去。

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勇士们越来越接近东桥头。

一个又一个,最后,一名红军战士从残存的桥板上爬过去,打开一个手榴弹,十分准确地把它扔到敌人的阵地上。

敌人一下子乱了。

敌人把煤油扔到桥板上,企图用火拦住勇士们。

桥板开始燃烧起来。

这时,杨成武急了。

他翻身冲上铁索桥,大声喊道:“同志们,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冲呀,冲呀!”冲锋号震天地响起来。

廖大珠第一个冲进火海,紧接着,刘金山、刘梓华……勇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冲进火海。

帽子烧着了,就把帽子一扔。

浴火重生的战士们英勇顽强,一个又一个冲出了火海。

更多的红军拥到铁索上来,赶过去救火和更换桥板。

桥头堡的敌人很快被消灭了,红军又冲向泸定城。

没过多久,在安顺场过河的红军也出现了,他们从侧面攻击残存的敌人阵地。

并在后续部队的协助下,击败了川军第三十八团。

敌人四散奔逃,晚上七点,红四团彻底占领了泸定城。

随后的几天,中央和各军团的领导同志都来到泸定桥,整个红军兴高采烈地唱着激扬的歌,跨过了大渡河。

虽然蒋介石的飞机在空中咆哮着,但红军早就渡过了河,走得踪影不见了。

安顺场和泸定桥的英雄们,由于突出的英勇而被授予中国红军的最高奖章——红星奖章。

他们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来源:天天学习天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