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勇,中小学高级教师,兼任胡屯镇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胡屯镇中心小学音体美教育研究员。
先后获得“茌平区优秀教师”、茌平区“乒乓球优秀教练”、“排球优秀教练”等荣誉称号。
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工作,兢兢业业,听从领导安排,从不挑拣; 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以诚相待,深受学生欢迎。
年过半百,秋霜染白鬓,但课堂上,操场上,球场上……依然活跃着他和学生的身影。
一、创新课堂,细心促长
作为一名50多岁的体育教师,他仍然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教学中,深知自己体育专业知识的不足,多年来保持一定的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学习课改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究了解课改新动向的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 谦虚地向同行求教,
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动手、动脑得到身体锻炼。
例如,一年级《单双脚跳》课为了唤起学生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创设了“青蛙三板过河”的情景,根据情景设置,对学生如何利用三板进行分组思考
一块木板上只站着一只“青蛙”。 难道不能让十几只“青蛙”渡过20米宽的“河”,让“青蛙”掉进河里吗? 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经过多次尝试,四班的孩子们想出了正确的渡河方法。
欢呼着完成了“渡河”任务。
为了“亲老师信其道”、“亲老师”,老师必须先亲自己。
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了解学生,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教学中不仅要教材料,还要教人,体育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对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特别照顾。
五年级的韩x源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好,弹跳好,喜欢打球,所以徐老师指导排球练习,课间休息,提前学习,在社团活动中,从击球、发球到扣球,徐老师细心指导,左右为难
三年级的景XX很喜欢运动,但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剧烈活动,所以在每节课中分别指定了运动量。
例如,跑得快的时候,他会跑步; 跳绳课上他随时可以休息。
对学生的细心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回报,徐老师成为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二、把汗水撒在操场上,等待春暖花开
课间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每天在学校锻炼一小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丰富课间活动的内容,在原有广播体操和节奏体操的基础上,学习了一套武术体操。
低年级的篮球体操也初具规模。
徐老师是学校排球部的指导老师,排球部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社团之一。
2023年聊城市茌平区教体局将举办茌平区中小学排球比赛。 学校通过排球部选人,组建胡屯镇中心小学男、女子排球队,积极备战,参加茌平区中小学排球比赛。 其中徐老师担任男子排球队主教练。
为了取得好成绩,
徐老师和选手们一起活跃在训练场上。 你有多少次为选手们擦额头上的汗? 用被选手们稚嫩的手臂覆盖着的茧偷偷流过几次眼泪? 你有没有仔细引导过多次发球失误、扣球无法到达而情绪低落的选手……和选手有着心连心。
同甘苦,共进退。
“晨曦,夜送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23年茌平区中小学排球比赛中,胡屯镇中心小学排球男子代表队取得全区小学男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徐老师也获得茌平区“优秀排球教练”称号。
三、甘当基石,助力展翅飞翔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课堂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获得量。
徐老师作为音体美教研究员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带领全体音体美教师学习新课程、研究教材,把握教学方向。
尽管每周有20多小时的课程,徐老师还是挤出时间,组织音体美教师进行听课活动。
经过不懈努力,音体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大幅提高。
在2023年举行的茌平区音体美青年教师优质课程大赛中,我校推荐参加的7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2023年茌平区教体局举办的音体美青年教师素养竞赛中,代表我校参加的三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古人云:夕阳无限好,但将近黄昏。
但对徐老师来说,没有夕阳“近黄昏”的感慨,只是“解决了韶光贵”,珍惜时光。 有的只是“自觉奋斗、勤奋工作、默默奉献; 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有的是对家乡孩子们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