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炎出处: 10点看书
“俗”字听起来总是那么不讨喜,毕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要出类拔萃,文雅粗俗。
越是长大,越觉得生活得“俗”,其实也不错。
“人之谷”是俗物。
吃五谷杂粮的人,不就是俗人一个吗?
什么事都不要追求“高处”,简单而现实地面对生活就可以了。
贪财怕死,都是人之常情,庸庸碌碌,也是人生常态。
无需隐藏,无需粉饰形象,安心舒适。
作为俗人,堂堂正正地爱钱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小视频:
一个穷苦人家的年轻人,去大户人家应聘司机工作,面对门卫的冷言冷语,他很失望,没有退缩。
见到主人后,年轻人谦虚地奉承,让莲花在舌头上闪闪发光。
虽然被别人挖苦得很傻,但出身低微,他就万事忍气吞声,不停地推销自己。
终于在主人的同意下,求职成功了。
有网友说:“我不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才这么谦虚的! ”评论说。
另一位网友给他回复:
“我曾经也这么想。 直到父亲大病住院,筹不到住院费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错了……”
成人世界,每天睁开眼睛都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半任性一半矫情。
在金钱面前清清白白,是因为还有退路,还没有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
新闻上说出租车司机病重住院,身体极度虚弱却不吸氧,只为每小时减少4美元,为刚步入社会的女儿省钱。
武汉一位收入微薄的单身母亲,因失去孩子5元而伤心哭泣。 那是一天的餐费……
令人痛心,但这就是现实。
谈钱很庸俗,偏偏这种小东西,会把人关在讨厌的状态里,让自己也变成讨厌的表情。
正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写的那样:
“钱就像第六感官,不要把它弄丢了,试图让剩下的五种感觉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砍掉了一半。
你必须深思熟虑,顽强,变小,谦虚,贪婪。
”
钱是一个人的勇气,是家底。
它能解决生活90%的烦恼,抚平生活的皱纹,遮挡生活的风雨,让你平静地度过。
做个俗人,堂堂正正地爱钱,努力真实地生活,不是坏事。
作为俗人,应该对别人怂、怂
在综艺节目《婆婆和妈妈》中,当被问到是否要乘坐滑翔伞时,秦昊说:“我不玩。 交给滑翔伞一命,头被驴踢了。
”
秦母半开玩笑地嫌弃儿子“怂”。
秦昊一脸认真地说:“当然舍不得命,我会出事的。 米粒怎么办?”
在改变之前,秦昊的丈夫觉得自己不敢。
当了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之所以有时会觉得怂,是因为我知道责任大了。
自己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一个人,而是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表弟是个资深极限运动玩家,赛车、蹦极、跳伞,无所不能,英姿飒爽。
成为父亲后,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不做快车也不做危险的运动了。
深夜开派对已经看不到他了,就是有点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小病就怕拖成大病。
朋友们看到他的棉裤子、保温杯里有枸杞的样子,都笑他对别人太刻薄、太俗气了。
哥哥对此毫不在意,“有了孩子后,自己真的很害怕死,想好好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事故,家人怎么办? 靠不住的人,得多辛苦啊。
”
以前的他很勇敢,随心所欲地生活着,现在的他很怂,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表面上变得古怪庸俗,显得不够勇敢,其实,骨子里多了一份谨慎,心里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和深深的关注。
廖一梅在《琥珀》写道:
“因为你,我害怕死。
人生第一次,我对死亡感到恐惧。
我之所以产生了想永生的愚蠢想法,不是因为贪婪,而是因为担心。
”
人到中年,该怂且怂。
胆小,是因为爱深,将自己照顾得好好的,才能许所爱之人现世安稳。
懂得惜命,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做个俗人,轻松自由
职场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 第二季中,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学霸王骁,因为言行实在过于“凡尔赛”,被嘲上了热搜。
在节目中,他用的水杯、穿的T恤,都有大大的斯坦福logo,连手机壳,工牌链也换成了斯坦福周边,让人时时刻刻无法忽视他“出身名门”。
明明早已通过国内法考,却说“对国内法律不熟”;
还随意打断别人讲话,和同事交流时,喜欢中英文夹杂……
种种表现,让观众直呼“王骁优越感太强了”,让人不适。
人与人,除了学识人品有高低好坏之分,其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太在乎身份感,想以此高人一等,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低看。
内心通透的人,从不摆谱,为人处世特别平和,这是他们的修为,也是他们的魅力。
想起季羡林老师的小趣事。
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当年就读清华时,时常记录一些日常情绪:
1932.09.11 我的稿子还没登出。
1932.09.23 早晨只是坐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3.04.29 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
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
后来,出版社准备出版《清华园日记》 时,看到这些细节,觉得有损国学大师的形象,建议适当删减。
季羡林回复道:“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
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
暴露如此真实的一面,并没有损坏季老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他胸怀坦荡,可爱可亲。
千方百计想表现不凡的人,往往看起来俗气。
坦然接受平凡的人,反而不俗。
《阿甘正传》 中说:
“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
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
生活是自己感受的,与他人的眼光无关。
名利虚荣,更是云烟过眼,太过在意,只会活得辛苦。
与其费心费力把自己塑造得那么完美,不如做个接地气的“俗人”,平常心做人,坦诚心做事,不争不比不强求,享受当下的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
“无论多么不平凡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平凡的柴米油盐;无论生命中有多少波澜壮阔,我们最迷恋的,始终是包裹在烟火人世里,平凡琐碎的温暖和感动。
”
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
接受自己的平凡,把平凡生活真正安顿好,就已经是最大的不平凡。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所思所想变得俗气,不要妄自菲薄,可能你已经逐渐成长,靠近了生活的真相。
余生,只想做个俗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手里有钱,身上没病,心中无事,平凡地度过每一天。
简简单单,踏踏实实。
如此,甚好。
点亮文末“在看”,将文章分享给更多人,余生漫漫,劝诫自己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俗人。
作者:焰燃,80后宝妈,愿和孩子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文首发十点读书,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