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古诗三首》课
電子書籍
知识点
从军
注释
从军行:是乐府的老问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的事。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这里指的是甘肃省的祁连山。
穿:磨破了。
金甲:战衣,金属铠甲。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 这里指的是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孤城:是青海地区的城堡。
要说孤城,非玉门关莫属。
玉门关:因设置汉武帝,向西域输入玉石在此取道而得名。
故址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意味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笼罩雪山,站在孤城远眺玉门关。
塞身经过百战磨练,戴上头盔和护甲,发誓打败西部的敌人不还。
作者
王昌齢(698— 756)、字少伯、河東晋陽人。
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后人称之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穷,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初为中进士。
不仅任秘书处校书郎,而且因博学宏辞,授汜水尉,为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涧、岑参等有深厚交往。
回到开元末长安,改授江宁丞相。
被诬蔑诬蔑为龙标尉。
安史乱起,因刺史闫丘而被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有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観賞
《从军行》共有7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一二句在描绘西北边陲全貌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王昌龄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戍边官兵对边防形势的关心,对自身任务的自豪、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寂寞、艰难。
悲壮、辽阔,融入朦胧的暗景之中。
第三、四、二句由情景的交融环境描写直接转为抒情,尽管金甲穿得很破,但官兵的报国壮志却没有得到磨砺,在沙漠的风沙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
诗展现了官兵驻守边境的宏伟抱负。
秋夜到篱笆外迎接凉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作者五十二岁。
宝应元年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大获全胜,收复洛阳、郑、开封等州,叛军首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于自杀,该部相继投降田承嗣、李怀仙等人。
流过梧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用热情的笔触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
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编者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第五年生下卷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的诗。
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 湖的北侧,横亘着绵延数千公里的微弱雪山。 翻过雪山,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沙漠上的孤城; 再向西走,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片汇聚了东西数千公里广大地域的卷轴,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官兵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疆的俯瞰和概括。
第三、四、二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变成了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诗句。
戍边的时间之长、战争之频繁、战争之严峻、敌军之强大、边疆之荒凉,都概括在这七个字里。
然而,金甲尽管有了鱼糜,官兵的报国壮志却没有鱼糜,而是在沙漠的沙尘打磨中变得更加坚强。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千仞五岳摩擦遗憾
巫术襄办蓟北衣裳
二、比一比,再组词。
贵岳堂镶涕
遗丘裳襄递
三、多音字组词。
shn 衣裳
chn 裳裳者华裳裳光明
四、近义词。
遗憾—悲凉—
五、反义词。
满足—悲凉—
六、先解释带“ ”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指铠甲被穿破、磨破。
句意:黄沙漫漫,将士们身经百战,铁甲被磨穿,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句意: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3、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指春天。
句意:在晴朗的日子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七、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 《从军行》 中,描写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的诗句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 《秋夜将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中,表现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的批判之情的诗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中,通过想象,描写“喜欲狂”的激动心情的诗句是: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八、填空。
1、 《从军行》 中通过对西北边广漠壮阔的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杀敌报国的壮志。
2、 《秋夜将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中由景及人,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述和对遗民迫切希望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中,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要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的喜悦心情与还乡的决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
九、默写古诗《从军行》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