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报记者彭超通讯员陈功报道力堃长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教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这为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科学的道路。
你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 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大学里永远的主题。
保险职业学院坚持立足保险,走面向金融、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中国金融、保险业源源不断输送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学校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走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路。
保险实务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模拟训练。
深耕产业链培养复合人才
作为保险职业学院的“王牌”,金融保险学院深入车险、人身意外理赔领域,洞察金融保险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车险、人身意外理赔人才培养标准,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
开展车险、理赔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缓解行业人才短缺现状。
温兵兵是金融保险学院2010级保险专业优秀毕业生。
2012年-2014年进入人保长沙市公司从事人伤调查工作,2014年-2017年进入湖北分公司、贵州分公司担任人伤经理,现任河北一家保险公司总经理。
“所有的就业经验既是增长,也是收获。
温兵兵坦言,从普险调查员到企业主要负责人,都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希望通过带徒弟的形式引领在校学生保险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日新月异的金融保险业中,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
金融学院将依托保险业全产业链,打造保险实务专业车险调查损害赔偿、核保理赔、培训讲师等专业方向专业集群,在整合省级褛雅金融保险产业教育和省级生产性实践项目的基础上,
全面营造真实数字保险经营、承保、理赔、客户服务等岗位真实实践环境。
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常伟介绍,学院坚持岗、学、师、理、实,育人发挥“五合一”育人特色,努力打造“黄金专业、黄金课、金师、金地、黄金教材”。
向金融保险业输送大量高素质、可留用的基层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财经商贸学院学生经营沙盘模拟培训。
校企支持人才市场无缝对接
如何帮助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保险职业学院一直在探索,成效显著。
保险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学院2017届毕业生李帆实习期间,在长沙多家企业接受了文案策划、视频制作、财务管理等多项岗位的锻炼。
毕业后,他回到山东老家,利用实习所学知识和积累的行业经验,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
不到30岁的李帆不仅创业成功,而且很荣幸成为新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感谢来自母校的实习。 在今后的人生中积累了宝贵的财产。
”李帆深有感触地说。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财经商贸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适应实际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大幅度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实现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融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一方面,学院积极探索推进产教融合“就业实习班”“接单班”模式,全力打破校企信息沟通和沟通合作的壁垒,培养一大批与市场前沿对接的技术型专业人才,让学生在实习中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毕业上岗
近年来,学院新的培训合作机构逐年增加,岗位资源丰富,岗位质量高,与财会商务类专业岗位对口。
实习阶段,学院不断巩固专业操作能力,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后期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就业率逐年提高。
灵活就业率低、专业对口就业率高已成为财经商贸学院的就业特色。
“通过这种模式,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与学校更深入地与校企合作。
”财经商贸学院院长傅航说。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训。
着力在赛事促进学中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前景广阔,相关人才需求也处于爆发期。
近年来,保险职业学院康养生理系频繁在国家、省市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奖,成为全省高职院校杀的黑马。
一批优秀毕业生也随着大赛而脱颖而出。
毕业于保险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翟浩霖就是代表之一。
在校期间,翟浩霖分别获得全国职业大学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比赛项目一等奖和二等奖。
毕业后,她进入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工作。
从2020年到2021年,她先后获得“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大师”、“湖南省毛巾被建设功勋标兵”等称号。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配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战略布局,2019年初,保险职业学院成立了二级教育系——康养生理系。
建成4年多来,校内专业实训室25间陆续建成,建成国寿嘉园雅境、国寿嘉园逸境、国寿嘉园乐境、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毕业生开辟了广泛的校外实习、就业渠道。
“学院逐步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群,为校企双方实现共赢提供了支撑。
”康养护理学院院长黄素告诉记者。
保险职业学院第一教学楼。
加快产学融合提高育人质量
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有效方式之一。
近年来,保险职业学院始终把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办学主渠道,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与众多知名企业开展了全方面深入合作。
一方面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数智金融保险实训基地,与大家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大家财险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按照教育部要求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如全国财税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为了让学生、家长更了解市场岗位需求,也让这些准毕业生们有更好的就业服务平台,保险职业学院通过前期调研摸排和专业分析,筛选出与学生专业对口的企业。
“我们将丰富和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解决企业‘用工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保险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蒲彦君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深化校企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