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中国食品報】

“希望同学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少年气’,不躺、不内翻、不怕挑战、不懂得挑战,带着少年的热血实学脚踏实地、脚踏实地。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上,院长程萍为同学们上了大学里的‘最后一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人才链撬动创新链

她勉励学生“做一个温暖向上的有为青年”,秉承“注重实践、帮助农工”的校训,在基层一线砥砺前行,在科技前沿探索,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走在平凡的道路上

农业院校人力和技术供给能力薄弱

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农业科技人才? 学院如何吸引和培养创新实用人才,设置社会更需要的专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优势,

要进一步激活当地乡村振兴活力,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吗? 有着10年大学工作经验的程萍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她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符合国家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这样的人才进入社会后才成为抢手,成为业内现成的人才。

程萍认为,目前农业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供给能力仍然非常薄弱。

一是人才培养总量低;二是人才培养结构中实用人才比例低; 三是从科研资源和能力看,农林院校教学科研人员数量、科研经费总量偏低,科研成果多体现在论文发表上,科技专利和科技转让成果比重偏低。

重大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抓好人才内涵建设

人才是核心,是第一生产力。

对高校来说,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是重中之重。

2018年,程萍进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后,首先抓住人才强校战略,确定百人博士引进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聘用年薪制、特任教授、副教授

引进院士10人,中组部特聘专家3人,先后引进国外400多名博士、硕士。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懈的动力,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偶然来到学校,发现的第二件事是科技创新,成立了由8位院士带领的创新研究院,通过研究院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人才在跨学科的创新研究院进行了科研创新,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7月14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植物与动物科学系( Plant AnimalScience )首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I )世界排名前1%,成为学院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

这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历史性跨越,也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式突破。

“学院近年来在科研平台、重大项目、科研经费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设立了多个重点实验室和一系列重大项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国家自然基金从2018年的5项增加到2021年的25项,社会科学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实现零突破。

”程萍说。

三是内涵建设,抓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近年来,在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的背景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科交叉融合,成立了文化产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专业。

引进来的年轻人走上讲台,学院的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大赛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近年来也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同时在本科教学中获得广东省一等奖、二等奖。

学院在教学上进行了“31”“32”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改革,植物保护专业、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

四是坚持对外合作。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的发展得益于开放与合作。

学院近年来与许多地方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企业合作设立产业学院,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科研机构合作,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

与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康振生、张启发、陈焕春、傅廷栋等院士均为学院建设、科技创新把脉问诊。

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面合作。

2018年至2019年,学院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日本、韩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相关高校合作,通过“31”“32”本硕连读,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的道路。

第五,在乡村振兴服务方面,学院总结了“三院三链”模式。

一是成立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院对当地产业进行科技创新。

学院在肇庆市德庆县设立了现代农业研究院和实验室,对不同地区的中药、柑橘等产业进行了科技创新,在梅州市、河源市等地也设立了类似的现代农业研究院。

二是设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主要培训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县级领导干部,同时设置成人教育、学历教育。

三是建立地方企业和产业学院。

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仲华基因科技产业学院”,与珠海格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格力班”等。

“这些产业学院主要为农业产业培养能生活、能住、能用的人才。

通过人才链撬动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我们将其归纳为“三院三链”模式。

这是学院2018年以来在广东、华南地区建立的高校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程萍说。

第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筑巢引凤。

程萍介绍,学院董事会由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担任理事长,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理事会的脉搏下,学院近年来加快了基础设施发展,白云校区二期建设大部分完成。

短短三四年时间,白云校区30多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过去20 年的总和。

学院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智慧化校园,腾讯团队对学院进行顶层设计。

整个学院的信息化、智能化、网上办公、宿舍管理、教务系统等线上线下结合,学院的智慧化建设全面铺开,学院与腾讯共同打造中国高校智慧化校园的标杆。

经过几年的基础建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成了花园式校园,努力跻身中国最美校园行列,已于今年启动了文化设施建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百年老校,学院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历史的沉淀,更希望在文化建设上,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这种红色基因。

”程萍表示,近几年,学院在国内高校的综合排名上升了200 多位,植物和动物学科也进入全球ESI1%,这标志着学院的科技创新水平跃上一个新水平,而这些重大突破都基于对人才的持续培育。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