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11月月度人物,10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
他们中最大年龄104岁,最小年龄36岁,仁心仁术在这里接力传承。
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们始终坚守人民健康,不改初衷,永不止步。
“医”路漫漫,上下求索
“医疗水平的进步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宫颈癌的治疗研究必须带队继续进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深专家曼努尔尼牙孜说。
门诊、上手术台、做科研、带研究生……为了新疆女性的健康奔波了40多年的她,甘愿充当妇科灯塔的守望者。
过去,为了做好宫颈癌筛查工作,她曾带队多年奔波于大疆南北。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于田县最难到达的村落,耸立在昆仑山北麓的洛浦县……这些地方都刻着她的足迹。
在她的领导下,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宫颈病变诊疗中心,在新疆率先开展宫颈病变的检测、诊断和治疗。
为了提高当地宫颈癌的治疗水平,她举办学术讲座1000多场,继续教育学习46场,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万余人。
“得了大疱病,找到朱学骏医生就帮大忙了。
这是患者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朱学骏的评价。
60年来,他一直在临床实践中为消除患者的疾病而奋斗。
水泡病是一种重症皮肤病,缺乏有效治疗,患者可引起全身溃疡和其他并发症。
朱学骏深入研究了发病机制,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获得性大疱病治疗方案,使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科成为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心,为1000多名患者建立了病历档案。
遗传性皮肤病常常给患儿带来功能和颜面损伤,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朱学骏带领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开展遗传性皮肤病基于基因水平的产前诊断,从根本上造福患者。
每次收到患者寄来的可爱宝宝的照片,他总是露出笑容,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回报。
“我的医术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要患者需要我,我愿意为他们奉献光和热! ”上海著名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李国维年过百,但仍抱着赤诚初心走着治病救人的道路。
他秉持中医“天人合一”理念开展临床工作,强调只有育人正气才能治病,诊疗时时刻刻耐心平和地劝导患者饮食起居,深受患者尊敬和信任。
很多患者会随访他几十年,在家人需要的时候也会首先想到他。
他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李国维传承工作室,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人才。
袭击白衣,责任就满了
“我们要用科学的语言唱出中医这首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让中医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伟经常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擅长间质性肺病的诊治。
面对非典、甲型h1n 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他勇敢地往前走。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期间,他任山东省流行病学防控与应急中医药专家委员会执行长,在投身一线救治的同时,起草山东省7个中医药诊疗方案,倡导中西医结合,贡献中医药力量。
应急战场,保护生命。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杜宇开展了14项临床新技术,在中毒抢救、中毒重症救治与监护、中毒血液净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2年茂县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和省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杜宇表现活跃。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期间,她主动请人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手了该院第六病区40多张重症床位。
她带领医务人员探索重症新冠患者系统救治管理方案,提出“分区急救、关口前移、三早方案”,以生命保命。
践行“一切为了患者,服务每一个患者”的宗旨,刘燕从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的普通护士成长为护理部主任。
为了牢牢掌握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她制定了一系列护理质量标准和制度,建立了医院科室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多个质量管理小组。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期间,她“逆行”支援武汉,负责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的护理。 在她的领导下,这个方仓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断规范、精细化。
她将个人理想融入志愿服务事业,探索“医院—社会—家庭”志愿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免费开展保健、预防、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服务。
她带领团队在社区开展“智慧扶老”公益行动,扎扎实实为大侠做实事、做好事。
“在平凡的职场里,没有惊险的故事,只有勤奋务实的工匠精神。
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生罗波常说的一句话。
扎根基层33年,她见证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一间破旧的平房、看病的“老三爷”、只有5名医生,发展到拥有15个业务科、60名医务人员,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
30年来,罗波跑遍了辖区内所有的社区,她很清楚谁患有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
曾是“抗美援朝”老兵晚年瘫痪,双目失明。 她几乎每天上门探视,定期为老人更换胃管、输尿管,并坚持护理20年。
务实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她成为许多家庭最可靠的医生和亲人。
磨练仁心,观察患者
从最初的门诊“甲克雀”,到拥有百万粉丝的“康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用了近30年的时间。
营养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们的口腹之欲常常敏感固执。
对此,于康掌握了“耐心”这一秘诀:“我会一遍一遍讲道理,用知识、数据和证据让患者接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由于患者的饮食习惯、耐受程度、生活规律大相径庭,临床营养科的诊疗方案必须个性化、有针对性,问诊过程中于康也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他认为,营养学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科普工作不能高居殿堂,便躬身做起健康科普传播的使者,守护亿万家庭的健康幸福。
小儿科守护的是最柔弱的人群,需要医生耐心询问、细致观察,一点一滴地搜集病情信息。
一个冬日,一家人抱着15天大的婴儿来向青海省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代晶求助:孩子总是莫名哭闹,已经2天不吃奶了。
经过仔细检查,代晶发现孩子紧握的左手手指上缠绕着一根细发,已嵌入皮肤里,勒痕处有脓液流出。
正值隆冬,患儿包裹严实且小手常常紧握,家长没有发现这根细发,代晶的细致入微让她找到了病因。
她不断学习中医儿科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疗法,率先在省内开展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服务儿童健康。
从2011年参加工作至今,彭水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刘颖娟先后从事内科和危重患者救治工作。
科室的更换促使她不断掌握新知识,提升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不论在哪一个岗位,刘颖娟始终尽心尽责,处理医嘱、巡视查房、与家属沟通、会诊讨论病情,每个环节都全心投入。
她常说,“医生首先要有医德,然后要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中国人口报
记者:孙惠
编辑:王成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