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历经沧桑,历经磨难,但绵延不断,历久弥新,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开放,和其他文明一样,充满了神幻之色。
中华文明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人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美丽的传说?
接下来谈谈中国历史的上下五千年。 国土面积万里,人口众多。
其他古文有这么大规模吗? 古希腊城邦方圆百里,人口不过十万,而民主大会就是一万多人在会场里喊,任一方声音洪亮,任一方经过。
所以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拿出来,不会感到自豪。
中国人特别爱用吉祥话“龙腾神州”。
“神州”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里曾经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那么,"龙"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自然界中,龙是不存在的。
其他国家,国徽上,画着几只张牙舞爪的狮子,或者来了一只蹦蹦跳跳的袋鼠。
例如在美国,那个国家的图腾就是鹰。
是只有中国民族图腾是不存在的龙。
龙只是传说。
人们想象着鹿角、蛇身、鱼鳞、牛嘴、鹰爪、虎掌等9种动物分别对身体的一部分做出贡献,组合而成的新品种。
中国人的想象力为什么这么丰富,能想象龙这样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神呢? 这要追溯到遥远传说的时代。
为什么那个时代是“传说”呢? 了解历史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文字记载,《二十四史》 《战国策》 《春秋》等历史书。 一种是传入或出土的文物,
例如几千年前的青铜器、几百年前的古画。
如果文字记载和文物能相互印证的话,那么这段历史就是可靠的历史,简称“信史”。
如果只记载了文字而没有文物证据,这段历史的可信度就应该大幅度下降。 ——文物还是真的,但文字可以乱搞。
到目前为止,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能认识的最古老的文字。
商以前的文字,不是埋在土里没有发现,就是发现了却无法辨认,所以商代被认为是中国信史的开始。
商以前的历史,如夏代和之前的三皇五帝,都属于传说中的时代。
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者。
祖先们刚从树上下到地上生活的时候,根本没有竞争力,——牙没有老虎那么尖,没有猛犸那么大,追不上豹子,爬树也比不过猴子,所以只能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生活。
用石头敲和敲是工具,削木棍叉两条鱼可以蘸肉。
男人打猎,女人摘水果,维持基本生存。
就这样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逐渐摆脱了令人窒息的原始生活,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的石器都是敲出来的,现在磨出来的,出现了锋利的石刀、石斧,甚至弓箭。
弓箭的出现使前人的战斗力指数迅速上升,其厉害程度不亚于现代战争中出现导弹。
以前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得多,气候也很温暖,到处都住着剑齿虎和猛犸象。
大男人一起出去打猎,北京猿人要和这些野兽遭遇。 哥哥们只能拿着粗笨的石头冲过去拍摄。 最大的可能是野兽们没事,但哥哥们反而被它们打了。
有了弓箭,人就可以远距离攻击野兽。
一箭为二箭,二箭不是三箭,放三箭也射不中,扭头就跑。
这样的话,死在野兽指甲下的兄弟数量就会减少,猎物就会变多。
吃饱了,祖先们的追求在精神上开始上升。
距今约7000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中华文明的兴起,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据传说远古发明家传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伏羲和女娲。
当然,更早就有开天辟地的盘古,但盘古把身体奉献给天地,没有留下自己的血脉,所以从血缘上说,中国人不是盘古的后代。
中国人要追根溯源,就要从三皇五帝算起。
'
三皇是指谁?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这件事争吵了几千年,但没有统一的结果。
主流的看法有三个:
第一种认为“三皇”是指伏羲、燧人氏、神农氏;
二是指伏羲、女娲、神农氏。
三是指伏羲、神农氏、轩辕黄帝。
首先谈谈狮人。
为什么叫狮人? 顾名思义,他就是发明并教导当时的人们刨木取火的,是远古时代的大发明家。
原始人一开始不用火,所有的东西都要生吃。
生肉好吃吗? 即使一口喷血,牙齿不锋利也咬不完,所以当时人脸的特征很像猴子。
有一天打雷了,打雷落在树上,引起了森林火灾。
不能出去的动物会被烧掉,散发着香气。
火灭后,原始人闻着香气就来了。
哥几个一合计,觉得这东西能吃,于是你拿后腿,我拿前腿,往嘴里一塞——味道好极了!这可比腥不拉几、臭烘烘的生肉强多了。
原始人从此发现,什么东西只要过一下火,就一定好吃。
但是那会儿没有火柴和打火机,不能想点哪里就点哪里,所以原始人只能天天盼雷劈。
一道闪电劈下来,什么东西着了,哥几个就得赶紧拿柴火来,给它点着,然后请回自己的山洞,并安排专人添柴火,看守火堆。
如果火堆熄灭了的话,哥几个还得吃生肉,还得加上娘几个、娃几个。
反正一部落的人,都得等着老天爷下一次打雷,正好把树劈了,有了火种才能吃回烤肉。
那个时候如果雷暴频繁还好,要是赶上三年不打雷,可就太惨了,大家伙还得吃三年生肉,所以獠牙还不能退回去。
后来,终于有人在无意中发现了钻木取火的门道,使人工取火成为了可能。
一传十,十传百,等大家都学会了这门技能后,才想起来问一问第一个发明钻木取火的人是谁,结果无从考究,于是只能称其为燧人氏了。
当时还有另一位大发明家叫有巢氏,他教会了大家盖房子,有了巢。
最初,原始人都住在山洞里,但他们不像现代人有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气魄,说我来搞搞梯田,他们想都不敢想,所以温饱只能靠渔猎。
学会盖房子后,先民们再也不用住在山洞里了,能搬到平原大搞农业生产了。
虽然燧人氏和有巢氏这两位发明家贡献很大,但和'羲皇'伏羲一比,就只能算是小咖了。
伏羲是中国境内很多民族共同认可的人文初祖,是公认的'三皇'之首。
一脚踩出来的神娃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土地上,有一片极乐国土,叫作华胥氏之国。
那里没有统治,没有压迫,没有房贷,没有车贷。
生活在那里的人,没有欲望,没有不良嗜好,该吃吃,该睡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无压力,每个人都很长寿。
如果人人都这么活,据说人的平均寿命能到一百六十岁。
为什么咱们现在到不了呢?就是因为欲望太多——生气一下子,好,减五十分钟,一天生气个二百回,那离挂就不远了。
传说在这片极乐国土上,有一个叫华胥氏的姑娘。
有一天,她一个人出去玩耍,来到了一片林木繁盛、风景优美的大沼泽,这里被人叫作雷泽。
在雷泽的边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脚印。
姑娘心想:'今儿我可长见识了,这大脚丫子,得穿四五百码的鞋吧!太好玩儿了,我得去踩踩它,比一比。
'华胥氏这一踩,可踩出了大事儿——怀孕了!
没过多久,她就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大胖小子就是伏羲。
这个'一脚踩出娃'的危险故事告诉我们,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那他爹是谁呢?雷神。
《山海经》 里说,雷泽是雷神的地盘,雷泽边上的巨人脚印是雷神留下的,所以伏羲就是雷神的儿子。
东汉时,人们画的伏羲像都是人面蛇身的,也有人面龙身的。
为什么伏羲长这样呢?这都是他老爹雷神遗传给他的。
其实,这个大人物诞生的套路在中国、外国都有,只要是大人物最好都跟神扯上点关系。
老娘都是莫名其妙地怀孕,父亲是谁虽不明说,但左右留点暗示给你,想去吧。
伏羲是这样,后来夏、商、周几代先祖都是这样,甚至连国外的耶稣也是这样——圣母玛丽亚无染而孕。
这事儿也就神能做得出来。
神话故事中的伏羲就是这样诞生的。
那么,脱去了神话的华丽外衣,伏羲又是如何降生于世的呢?
在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伏羲的母亲是当时一个部落的女首领华胥氏。
他们这个部落是燧人氏的后裔,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两万八千年到一万年,地球进入了最后一个冰河期,冷啊,冷得不行。
那个时候又没有羽绒服穿,所以伏羲的先祖们就从昆仑山下迁,搬到了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
大约在公元前九千年到八千年,河西走廊一带发了一次大洪水。
伏羲的先祖们被洪水淹得不行了,又开始东迁。
东迁分两路。
南路的一支发展为了古苗蛮集团,所以现在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也都是伏羲的亲戚,他们同样祭拜这位人文初祖。
北路的一支发展为了伏羲氏集团。
他们在伏羲母亲华胥氏的带领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后来,他们游牧到了雷泽。
正值青春年少的华胥氏结识了雷泽的年轻部落首领——一位英俊威武、浑身散发着野性气息的帅小伙。
两人一见倾心。
后来,华胥氏就怀孕了,一怀十二年才生下了伏羲。
族人们很激动,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他们把当地改名叫作纪。
纪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所以天水历来都被称为'羲皇故里'。
嫁人就嫁伏羲这样的人伏羲在母亲的部落里慢慢长大。
华胥氏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后来还把他送到相邻部落去留学。
伏羲天性聪明,学习起来废寝忘食,实在饿了就胡乱找点野草啊树叶啊什么的,就一口凉水就当午餐了,堪称当时的学霸。
相邻部落的首领很喜欢他,把祖传知识毫不保留地都传授给了他。
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几乎一无所知。
大家伙每天辛勤地劳动,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咱整天都干活,为啥日子还过得这么惨呢?'伏羲很茫然。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伏羲总盘坐于卦台山巅苦思,风雨无阻。
在这期间,他接了老娘的班,当上了部落首领。
中国人经常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日,正当伏羲在山巅冥想,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美妙的幻景。
一声炸响后,河对岸的山开出了一条缝,一匹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于河心的分心石上,闪闪发光。
这块分心石瞬间化为立体的太极图案,阴阳缠绕,光辉四射。
太极神图的光芒震撼了伏羲,他顿悟到,原来天地之道如此简单,唯阴阳而已。
为了让人们世代享受到大自然的恩泽,伏羲把这最神圣的思想,化为了最简单的符号:一横表示阳,两个断开的横表示阴,然后按四面八方排列,就形成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卦。
伏羲创设八卦,在那会儿是天大的事儿,所以他的才华和名声不断流传,就被很多年轻姑娘知道了。
特别是很多部落的女首领,都想嫁给这个聪明的帅小伙。
姑娘们唱着《嫁人就嫁伏羲这样的人》 ,纷纷主动出击,大胆地向伏羲表达她们的爱慕。
在这万花丛中,伏羲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她就是女娲。
女娲跟伏羲一样,也是燧人氏的后裔,只是他俩分属两个不同的支系。
他们虽然以兄妹相称,但并非同胞兄妹。
因为燧人氏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优生优育,各部落都已经明确规定,有血缘关系的同族男女不得为婚。
俩人看对眼后,伏羲带着一对精致的鹿皮作为聘礼,前去求婚,娶了女娲。
他俩完婚时,伏羲三十一岁,女娲十六岁。
伏羲龙身,女娲蛇躯,这二合一繁衍的后代,就是龙的传人。
后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数百个部落,共同推举伏羲担任首领。
伏羲凭借着超人的智慧,为中华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劳模伏羲的大智慧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靠捕鱼、打猎为生。
这可不是说先祖们天天都吃大鱼大肉,更多的时候,哥几个出去打猎,是被野兽吃掉了,或者累死了——你两条腿跑不过它四个蹄,遇上食草的你追不上,遇上食肉的你就被吃。
伏羲很聪明,他发现蜘蛛织个网就能捉到昆虫,所以他就模仿,教人们结绳做网,用网来逮鱼捕兽。
学会织网后,人们的捕获量大增。
原来是不够吃,现在是吃不完。
吃不完也不能宰,那会儿没冰箱,宰了就臭了,这怎么办呢?那就养着吧。
一养,畜牧业就诞生了。
所以,一直到近代,渔猎行业都还把伏羲当作祖师爷。
搞定温饱工程后,伏羲还创设了嫁娶之礼,变革婚姻制度,使血缘杂婚变成了族外对偶婚。
因为群居群婚的害处很明显啊,同姓之间通婚太容易生出残障后代了。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伏羲召开部落联盟大会。
他庄严宣布:'从今以后,原来那一套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做法行不通了,正式废掉。
请小伙子们都管好自己,凡是要得到姑娘的,必须明媒正娶,用两张鹿皮做聘礼,以后再胡来,严惩不贷!'
原始社会靠结绳来记事,大事结大结,小事结小结,这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现象。
但是时间一长,过两年,我还能记得这绳是为何而结的吗?过两年能记得,那到我儿子那辈上,还能记得吗?看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绳结,大家就脑袋大。
所以,伏羲要造书契。
他将特定的符号刻在物件上,比如陶器上,这样就比结绳记事简便多了。
现在考古发掘出的当时的陶器,很多都刻着符号。
虽然难以证明这些符号是文字的前身,但至少能证明那个时代已经有了简单的思想符号。
伏羲的部落逐渐壮大。
人一多了就不好认了,叫个人得指半天。
一号,二号、三号,这么叫也不行,都一千两百六十七号了,自己都晕。
伏羲想:'我姓风,这个姓氏我有,别人也可以有。
'于是,中国人从此有了姓氏。
伏羲还创造出乐器,供人们娱乐。
这样大家高兴的时候,就不用再聚一块儿嗷嗷叫了,可以吹奏乐器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他还创立占卜学,遇事前先占卜,请示神灵;设立官员,立法,也就是任命部落里管事的头儿,按法来调解邻里纠纷……
其实,这些贡献不都是伏羲的,但他作为那个时代的劳模代表,这些事儿就都算到他的身上了。
六十八岁时,活到老、干到老的伏羲积劳成疾,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