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五氏中,伏羲所处的时代可能并不早,但伏羲对后世的影响力最大。

伏羲被称为“人文初祖”,那么“伏羲”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伏羲被誉为“人文鼻祖”,班固创作的《汉书古今人表》中,伏羲是史上第一位出现在书中的人。

在各种版本的“三皇”中,伏羲都是其中无可争辩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羲皇”。

那么,伏羲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

古书中,“伏羲”二字出现的时代比较晚,伏羲先生最早写了“庖祭”。

对此,唐朝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的正义中这样解释:

“牺牲供庖厨,吃天下。 因此,庙号牺牲先生。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孤证,在《易系辞》中,伏羲也写着“庖祭氏”。

“古者庖牺牲氏天下,仰者天,扬者地……”

汉朝初年,孔子的子孙孔安国制作的《尚书序》中,将伏羲写成“伏羲”,意为“伏而化之”。

说起伏羲,往往离不开他的另一个称呼。 那是“太皇”。

“太极”又称“太昊”,该名称最早出现在《左传》年:

杜預注:太皞伏犠畜氏、風始祖。

因为有龙瑞,所以以龙令官。

杜予认为太后是伏羲氏的称号,与他同时代的皇甫谌说明了太后的具体含义。

“帝自震来,无因,故居东,如主春、日明,名为太后。

《康熙字典》认为“皞”是“广袤而自负的容貌”的意思。

《孟子》中还有“王者之民,皞如也”的名句。

因此,《康熙字典》在解释“皞”时,将其解释为上古时期的帝号:

皞、金天氏。

都是古帝号。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分析出太盘是伏羲的帝号,位于东边,与太阳初升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因为少皋金天氏是东夷的首领,所以“皞”要么是太阳神的称呼,要么是对东夷一带民众首领的尊称。

考虑到古代东方人对太阳神的狂热崇拜,这种说法也是有相当根据的。

那么,伏羲作为中原的古皇,为什么又被冠以“太极”的东夷色称号呢? 或者伏羲和太公是同一个人吗? 这个我不知道。

文:姫毅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