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近,在外打拼的人们也纷纷开始买返程票,回家过年。

5个过年不回家的人,讲述他们的西安故事

但是,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一起过团圆年。 在西安战斗的你们,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会幸福的。

在这次特辑中,华商报记者进入了5个不回家的人讲述了他们在西安的故事。

人物一:草莓种植户周老师49岁浙江人

七八年没回家过年:草莓种在大棚里房子也设在大棚里

49岁的周老师来自浙江,黝黑,个子高大,是我见到他后产生的第一印象,周老师来西安种大棚草莓已经有七八年了,这七八年,过年都是在西安度过的。 我一次也没回家过。

“当时家人亲戚介绍我在西安种草莓,前两年亏了不少。 大风把草莓小屋吹走了。 一直坚持下去真是太好了。 我没有放弃。 现在生意也在慢慢好起来。

”周老师说。

今年的祭典能回家过年吗?

周老师沉吟了一会儿。

“我已经七八年没回家过年了。 冬天,特别是春节期间,是大棚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周老师说,现在他种的大棚草莓有七八十亩。 最忙的时候一边雇佣二十多个工人一边摘草莓。 “新年和家乡的人们一起吃年夜饭。 已经习惯了好几年。

“我有两个孩子,所以我想多赚点钱让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为了赚钱,我错过了对我来说遗憾的一生。

“周老师眼里含着眼泪,想起了妈妈去世那年的场景。

“妈妈去世的那一年也是草莓刚上市的时候。 我没有赶到她身边和她进行最后的旅行。 这是我一生的罪恶感,不怕大家笑话,我在梦里也经常想起她。 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周老师有点握拳的手直抖,说如果妈妈还活着,她只是坐在我草莓园门口,给我看房子,坐轮椅不动,我看着她,感到满足,心能得到安慰,平静下来。

人物二:敬老院院长49岁7年夜饭在敬老院

“不管怎么说,新年和老人们一起吃年夜饭,很踏实。”

同样49岁的张老师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区域敬老院的院长。

该养老院是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为集中管理对象的社会公益机构,其中居住的均为农村五保户,瘫痪于床的失能老人占30%多,其余均为半失能老人,身体略有残疾。

张老师说,由于这些老人几乎没有家人,春节期间,小部分老人会被亲属接走回家住一两天,然后回到养老院。 大部分都是在养老院过春节。

所以,春节期间,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会和老人们一起过年,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七年了。 这七年的年夜饭,是和养老院的老人们一起吃的。 他们也喜欢和我在一起,想带我坐在他们身边。

我也想和他们一起过节,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很坚定。

张老师说:“年夜饭很丰盛,老人们很开心很悲伤。 开心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 之所以悲伤是因为在没有来养老院之前,他们大多是一个人生活,生活条件也很艰苦。

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越短。 张老师在养老院吃饭了七年。 家人一定想回家吃团圆饭吧。 张老师挠挠头说。 “那是肯定的。 尽量在晚上12点之前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哪怕只是一点点弥补。

60岁的赵爷爷坐轮椅在院子里晒太阳。 他一边画画一边这样说。 “院长是字。 很好。 我们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一点心也没有。 为了和大家在一起,不能回家吃年夜饭。 他很辛苦。

人物三收银员陈老师28岁河南人

过年期间的收入是平时的三倍,两年不回家过年

陈老师来自河南,28岁来西安工作3年。 我现在是西安大唐不夜城内面包店的收银员。

“算上今年,我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主要是因为过年期间的收入是平时的3倍,舍不得这么高的工资。

陈老师坦率地笑着说。 “另外,我也喜欢西安这个城市。 特别是大唐不夜城,这个城市的年味比我们家乡浓多了。

“我父母和妹妹在河南老家。 今年回家过年的事已经告诉他们了。 父亲对我说要回家过年。 这笔钱还不错。 我和媳妇都一直说让我回家吃团圆饭。

陈老师说,他去年刚结婚,媳妇在面包店旁边的果汁店工作。 陈老师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指了指旁边的果汁店。 “虽然我们不在同一家店工作,但是离得这么近,每天工作的时候都能看到媳妇,也不觉得累。 哈哈。

陈老师说,他们的上班时间是下午2点到凌晨12点,虽然下班很晚,但是看着热闹的街道,感到很孤独。

“过年赚钱会更多,但明年过年一定回家。 不管赚多少钱,我都要回家。 明年妹妹也要嫁人了。

现在,如果我告诉父母今年过年可能回家,他们不是很高兴吗? 陈老师摇了摇头说,“不敢再被他们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