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夺走人类的工作无疑是当今网络世界最热的话题之一。 很多职业被AI夺走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但人类找回被AI夺走的工作也在悄悄地发生。

抖音上线“云客服”,智能客服终究不如真人好用

日前,嘀嘀打车方面宣布,在APP内上线一个名为“嘀嘀打车云服务”的小程序,招募兼职客户,提供在线客服。

官方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凡年满18周岁、专科及以上学历、普通话标准,并具备充裕弹性时间的用户,均可申请嘀嗒云服务岗位。

工作后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班次,服务包括嘀嘀电商、嘀嘀生活服务等业务,具有完整的成长路径和丰厚的薪酬。

此外,这个小流程还提供了“技能训练”服务,以帮助想成为云服务但技能不足的萌新更好地入门。

完成一系列认证后,云服务可以参与嘀嘀打车提供的各项招募并获得报酬。 具体流程是获得选拔短信后,加入飞本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参加业务培训考核后可以按需下单。

嘀嘀打车方面表示,云服务岗位需要采用“多劳多得”的资费方式,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能够在手机上进行选课、绩效、考勤等操作。

用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客服,实际上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做的事情,嘀嘀打车为什么要逆流而上呢? 当然,这是因为智能呼叫已经投入使用,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

阿里有“阿里小蜜”,京东有“言犀”,网络有“七鱼”,而腾讯已经全面普及智能呼叫,不仅是互联网厂商,智能呼叫如今也在金融业、快消等行业全面开花

事实上,智能呼叫的优势可以说相当突出,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成本,企业无需设立三班倒的呼叫团队,就可以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相关服务。

问题是,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中,智能呼叫并没有那么好地发挥作用。

此前消协发布的相关统计显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智能呼叫“不智能”,消费者们对智能呼叫摆出了“机灵”的语调。

确实,智能呼叫在解决重复性和标准化流程问题方面相当出色,但在面对用户个性化问题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例如,在服饰鞋帽这一电商平台最常见的场景下,消费者有时会在下单前向顾客咨询尺寸、洗涤方式、优惠等,下单后可能需要修改配送地点,或者没有收到物品,或者商品的质量没有达到预期

客户的回答都有标准的说话技巧。

但消费者咨询的面料材质是否引起过敏等比较陌生的问题,用智能客服可能很难解决。 有时会继续使用涵盖用户的语言来搪塞用户。

但是,在搜索引擎已经足够成熟的今天,大部分需要咨询客服的问题往往导致用户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解决方案。 他们选择联系客服是因为他们希望对方的专业回答能解决问题,但最终还是面临着一问三答的聪明客服。

产生的挫败感可以想象。

智能呼叫的供应商当然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现阶段很难。

毕竟,目前的智能客户服务基本基于知识图谱技术,而知识图谱是一个知识结构化的三元组多关系图,AI能够理解人类指令的含义,最终能够从庞大的数据库中选择内容进行回答。

但是,如果用户的问题超出了数据库的范围,或者出现了智能呼叫的自然语言理解无法识别的记述,就只能“盲目”了。

因此,在强大的人工智能诞生之前,客服这个需要频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预计不太可能被机器完全取代。

目前,人机合作才是最好的客户服务方式,其中把基础性问题交给智能客服,人工客服参与复杂问题的解答。

所以嘀嘀打车招聘兼职客户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人机合作,毕竟兼职比全职客户服务成本更低更灵活。

传统客服在过去的10年间陆续被智能客服取代的原因,除了成本,人工客服流动性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兼职的“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行业也是本方案

此外,在电商尤其是货架上的电商发展过程中,“嘀嘀打车”电商也需要展示比电商平台更好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人工客户服务可能是展示诚意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