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军警公安、公费师范生等高校收入持续上升,而往年火爆的财经类高校和财经类专业收入却一波接一波。

那么,财经类的大学或专业,真的遭遇了寒冬吗?

财经类院校遇冷?中央财经大学最新专业录取数据公布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财经类大学重点代表的“两财一贸易”中央财经大学在川征集的数据,值得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称赞收藏。

大学简介与学科实力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工程建设大学。

学校是1949年11月6日成立的华北税务学校,与新中国同龄。

1952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经济系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后经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

1996年正式命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2000年财政部转为教育部直属管理,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大学,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

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55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类专业自主设置权,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和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学校共有9个学科入选。 其中,应用经济学评价为a

全国第一; 工商管理评价为A-,进入全国前10%的更多学科实力如下

在简要了解了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实力之后,我们来看看学校在四川的招生数据。

首先,近5年四川省的大学采用了数据。

中央财经大学在川大学调整分数

确实,作为前211名的大学,在四川的招生计划都投入到这个小组里。

对于普通考生来说,文科只有一个招生代码:招生代码0014。 另一方面,理科也有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 招募代码是0514。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

但是,该专业的学费为7万/年,报考时请注意。

除了上述普通考生的招生机会外,理科学生有高中和国家专业的招生计划,文科学生有高水平运动队的计划。

符合这些特殊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以提前关注了解。

这里只共享一般的招募数据。

从2023年给定的计划数来看,对学校文科普通类招生投入的计划没有任何调整。

理科正常招生61人,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数为8人;文科计划数为28人。

但是,即使追溯到22年和21年,学校的计划数量也略有调整。

但是,与以前我们分析过的部分省外大学相比,计划从三分之一减少到三分之二的大学相比,中央财政的计划数是稳定的。

但是,计划数量的稳定并不能保证学校班次顺序的稳定。

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5年间,中央财经大学在四川理科的录取排名呈连续直线下降趋势。

从2018年的1986省排名到2022年的6511位。

对于这个分数带的考生来说,下跌的幅度非常大。

至少省排名2000名的可以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或东南大学这样水平的985所大学。

到2023年迎来了小幅上升,从2022年的6511位上升到6115位,涨幅也是396位。

换算成高考的分数,也只有不到3分。

下图为我们为考生和家长整理的中央财经大学理科普通类考生2018-2023年四川招生数据。 我记得大家都很称赞收藏。

那么,能实现低分的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与理科普通录取相同的情况吗?

从招生计划数来看,学校在川计划数近几年共计减少了4人,没有任何增加。

从合格分数来看,合格名次也明显下降。

从上图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很容易发现。

理科中外合作办学从2018年到2023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持续下降。

从20年到21年的2年间,合格排名略有上升,但当年计划数量减少了2人,这也是必须忽视的理由。

从近6年的招聘来看,从3864年的省份排名到23年的7994年的省份排名,降幅非常大。

作为理科生,财经管理类专业可能不是我们的主要选择,毕竟我们有很多理工农医类专业。

那么,专业选择较少的文科学生作为管理层强校的中央财政收入将如何变化呢? 能抵挡住“财经遇冷”的寒流吗?

下图为2018-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四川文科招生数据:

从文科的合格名次来看,降幅不如理科大,文科的下降时间比理科晚。

至少在2018-2020年,学校的录取顺序在上升。

但从2021年开始,也就是受“口罩”影响的第一年,在招生计划数增加5人的情况下,录取顺序是15年四川省录取批次调整后的最低一年。

而且在22、23年,录用顺序依然没有反弹的倾向。

相反,正如西安交通大学近年来录取排名完全相反的情况一样,如果计划数量大幅增加,招生排名可以从1500名上升到900名左右。

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文科生似乎在近几年,对于院校层次的重视程度似乎大于了专业,至少对于该分段的考生而言,专业的占比在逐渐缩小。

那么,随着2023年,考研人数的下降、国考人数的增加,文科生对于院校层次的追求热度是否会增大呢?至少目前暂且无法得出结论,毕竟2024年的高考对于四川考生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

那么对于在2024年的考生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想冲进央财,我们关注上述数据即可,如果我们对专业还有一定的考虑,那么接下来的专业录取数据是大家需要重点参考的招录信息。

中央财经大学23年在川专业录取分数

我们先看变化相对较小的文科专业分数,2023年央财最新的文科专业录取分数如下:

文科收分最高的专业是金融学类,最高分为621分,超调档线17分,而该专业的平均分也需要超学校调档分15分。

除此之外,收分在610分以上的专业还有财政学类、会计学院的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因此,如果是想就读以上提及专业,压线进学校大概率是没机会的。

而这个分数段,我们则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到底是选择类似于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还是武汉大学等此类985院校还是央财的这些专业,这个问题需要提前思考清楚。

同样的问题在理科生的报考中依然存在。

下图为23年理科普通类的招录分数:

理科的收分整体并不算太高,作为调档分643的院校来说,专业平均分在5分以内可以选报的专业有保险学、精算学、数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投资学、电子商务类、计算机类,

而在6-10分这个区间内,除了学校的金融学类专业之外,其他专业都是有机会的。

而从这些分段来看,5分以内,也就是648分附近,可以选的985院校其实也是有限的,要想中高层次的985院校,大多是中外合作办学或者是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单列招生,

例如:天津大学的医学实验班、电子科技大学的医学类专业或者是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类,而此类985虽然满足了院校层次,但是无奈专业确实比较“牵强”,因此,对比之下,央财的部分专业也有一定的优势。

而如果考生的分数在此之上,考生则有更多的选择,虽然不能同时满足院校层次+专业,但是至少在中段985中,也能拥有一定的专业选择权。

而作为长远发展来说,985的平台,不论是将来保研还是选调还是升造来说,是当下考生及家长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从上述央财的录取数据来看,不可否认的是,学校的录取位次确实是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情况。

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据统计分析,此类情况是财经类院校、财经类专业普遍存在的。

甚至有些院校下降的情况比央财更严重,时间线更早。

因此,小编还是想理性的告诉大家,收分的下降并不代表学校的不好、专业不好,仅仅是当下考生及家长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考生求稳的心态,大家更愿意选择考公容易或者是新工科专业。

第二则是就业难导致考研人数的上涨,大家对院校层次越来越看重,因此,也就不再愿意花一个较高的分数去上一个211的财经类院校。

但是,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存在周期性的。

前两年大热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出现了热度降低的情况。

如今的财经类专业,是否将是几年后计算电子信息类专业会面临的情况呢?那么下一个即将引爆的专业又会是什么呢?选择自己适合的且有能力长期从事并在此期间愿意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领域,

才是抵御一切未知风险最正确的操作。

以上则是关于中央财经大学想和大家分享的录取数据。

更多院校录取分析及最新的招生计划调整,我们将持续和大家分享,大家记得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