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盛大的民间节日推广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其他主要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冬至等。
这些节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起源和习俗,但都历史悠久,历代历史不衰。
期间依次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日子。
辛亥革命后,我国转入阳历,新年那天专门指阳历元旦,将农历新年改称春节。
其实,春节的名称由来已久,但指的是立春日。
农历新年多在立春前后,称为春节也很合适。
春节活动持续时间最长,以前是从腊月下旬到正月十五结束的。
腊月俗称过年,民间有祭灶君和老爷的风俗。
除夕俗称大年,晚上吃团圆饭,过年。
时间到了,除了旧的欢迎,把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主要活动是看灯会、吃汤圆。
清明是甘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人们去郊外郊游,扫墓。
端午节又称端午节,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
传说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沉。
为了纪念他,有划船捕鱼、泡褐色水、入艾招魂等活动,后来家家户户在门庭里插菖蒲艾草、祛毒防病、吃粽子和龙舟等习俗
七夕是一个很有诗意的节日。
牛郎织女在银河韵桥相遇的那天,古代的女子在庭院里装饰瓜果,巧妙地向织女乞讨,因此也被称为女儿节和乞巧奠。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以全家团聚赏月为主要活动内容。
嫦娥奔月、玉不琢药、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在古代有许多赞美中秋月的诗和美丽的神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风俗,人们吃登高、赏菊、美甲、重阳饼。
现在被定为老人日,体现了国家对老人的关怀。
冬至是农历的四节气之一,民间有“冬至大样年”的说法。
古代的官方活动在冬至那天举行,老百姓也有祭祖的活动。
民间还有“冬至数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