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兼管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程、艺术学九门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
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有两个校区。 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学校前身是一九四八年由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原局创建,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
195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依托,整合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财经、政法系,分别设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与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为湖北大学。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71年湖北大学更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1月,湖北省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
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中南政法学院重建,归司法部领导。
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写下学校名称。
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了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年9月,学校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法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安全科学与管理学院等13个学院。
现有正式教职工2507人,其中教师总数1456人,教师中教授236人,副教授614人,博士生导师87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9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
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办学基地是4所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本科专业41个,硕士64个,博士3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法律专业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各级外国留学生,拥有港澳台地区招生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6人,硕士生3654人,博士生511人。
学校有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占地面积3200多亩,建筑面积76万多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藏书281万册,会堂堪比专业剧场
单元式学生公寓层出不穷; 学校操场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和主会场,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的校园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晓南湖景色优美。
学校有学术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老学者,3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8名教师享受湖北省政府特别津贴,称“湖北省对中青年专家称号有突出贡献”。
“七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100项,教育部、财政部和司法部等科研课题180项。
1979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近3万项,其中专著1300余部,教材1700余部,论文21000余篇,国外发表成果500余篇。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欧、亚、美、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国家各级学生累计近20万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为将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而奋斗。
就職情報
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