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的人大学毕业后是为了找高质量的工作。

“中九”华科与“次九”中南的“就业与升学”质量会有多大区别

就业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们选择大学和专业最重要的关注点。

对于高考高分学生来说,985大学必然是首选。

全国39所985所高校在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网民们根据投寄线的高度,亲切地分为清北、华五人、上九、中九、次九、末九等几个等级。

由于清北、华五人、上九三所高校每年招生名额十分有限,中九、次九三所高校也同样成为全国名校

这些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和升学质量上有多大的不同呢? 中九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和次九代表:看中南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就知道了。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武汉,是一所以理工医生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得a,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获得a。

物理、生物、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获得A-。

A类学科共有十四个。

中南大学位于长沙,是一所以理工科医生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12个学科被评为A级。

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和护理学评估a (马克思、机械工程、材料、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与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a ) -。

从两校的学科评估来看,两校强势学科的侧重点还是略有不同,尤其是A学科,中南大学前身之一是中南矿冶学院,高峰学科是冷门。

那么,两校的就业质量和升学情况如何呢? 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

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

中南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14206人,本科生7994人,硕士生5293人,博士生919人; 就业率最高的是研究生97.47%,其次是博士生95.76%,本科生就业率最低,为94.48%。

华中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有14740人,本科生6764人,硕士生6659人,博士生1317人; 就业率方面,最高的是博士生97.95%,其次是研究生97.64%,最低的是本科生90.95%。

从毕业生规模来看,中南大学本科生更多,华科研究生和博士生更多,这关系到两校学科规模,华科硕士48分,博士点46分,中南大学硕士46分,博士点39分。

就业人数前十名的单位:

中南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前十位的单位是湘雅类医院338人,中建集团292人,中兴通讯192人,华为160人,留校工作132人,国铁集团113人,中国中铁97人,中国铁建79人

比亚迪78人,三一集团64人。

从中南大学的就业状况来看,质量很高,中南大学在医学、土木、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的实力也很好地反映出来,在这些领域的就业对象应该没有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前十名的高校有华为509人,国家电网233人,附属同济和协和医院共计214人,中建集团199人,中兴通讯190人,腾讯183人,兼职133人,中船集团104人。

阿里巴巴95人,三快在线82人。

从华科的就业岗位可以看出,华科作为华为最喜欢的高校很有名,但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华科2021届计算机学院毕业生总数也不过400人左右,但在互联网公司的就业人数接近1000人。

很多自动化、电气、机械学院的毕业生应该也选择了互联网行业。

本科毕业生升学去向:中南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规模近8千人,考研除本校外,前三名分别是中科院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清北和华五都进入前15名。

但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没有进入前十名。

华中科技大学找不到2021届毕业生升入的主要大学。 参考2020届本科生就读的前十名高校,前三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清北和华五大学均位居前十。

从升入大学的质量来看,还是华科比较好。 清北和华五都在前十名,而中南大学前十名只有华五中的浙大、上纳和中科大。 但中科院大学确实是中南大学生源最多的大学,这可能与两校的专业设置有关。

对于以理工科医生为主的大学来说,华科的强势专业都与清华、西交、上纳、哈佛大学有很大的重合,而中南大学的强势专业可谓独领风骚。 就两所学校的就业和升学质量而言,表面上华科略胜一筹。

但是,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