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来自方方面面,学校所处的地域、校园氛围、较强的学科、是否“211”、“985”、“双一流”等。
大学的大小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但大师不好,集中在各名校。
大学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找份好工作往往更“接地气”,成为很多学子和家长报考学校的重要指标。
名校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选择、更好的就业和更高的报酬。
但是,也很少有名牌学校。 必须盘点不是“211”、“985”甚至“双一流”的最强“工资引力”大学。
在就业补贴排行榜上,全国各类大学排名如综合实力排行榜、各专业大学排行榜、期刊发表数量排行榜等。
作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高校就业问题,必然不会没有参考数据。 经过调查,某薪酬统计机构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薪酬指数大学排行榜。 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高校仍然遵循着名牌大学就业的良好规律。
但规律之下也有其特殊之处,有的高校在这份名单上取得了各种排名都不可能达到的赫赫战绩,尤为突出。
排行榜显示,前20名中,“非211”、“非985”院校只有3所,其中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威而不实
外交学院是“双一流”一流学科大学,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外交官摇篮。
仅此一项,非“211”、“985”、“双一流”的地方高校,在排行榜上名列第13,把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外交学院的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挤得水泄不通。
对外贸易四小龙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于2013年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更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外贸部于1960年在上海成立的对外贸易学院,也是外贸部成立的第二所对外贸易学院,同年、
贸易部老大哥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已排名全国44所重点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历经撤销的命运,于1980年重新“以名命名”,而“以名命名”的是同年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开工建设的天津对外贸易学院。
至此,外贸部“四小龙”高中正式集结。
几所学院的命运各不相同,北京外贸学院一枝独秀成为“两财一贸”顶尖财经大学,84年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90年代的外贸热潮中,风头一时。
在剩下的三所外贸学院中,广州外贸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贸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只有上海外贸学院坚持独立发展,2013年更名为大学。
多年来,就业指标为上海外经贸大学的“就业类”排名增添了亮色。 不是一次或两次。 上经贸大官网显示,在去年的榜单数据中,上经贸大排名全国第20位,仅次于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校整体就业率为90.27%,
在职业选择上,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大的是金融业者,都在30%左右,其次是金融业者和商业服务者。
到经贸大学就业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专业特色。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教育行业。
在主要就业地点,可以看到以下公司。
因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就业情况确实很好,充分体现了其专业特色。
小精的高分大学上海从外贸大学开始就很受欢迎,这不仅是上海本地学生向往财经类专业的第二选择,也是外国高分学生投奔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选择。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被冠以经贸的美名。 就业很好。
但经贸大而小,学科少,但在大学综合排名上却不如就业排名上战绩辉煌。
从校友会版大学排行榜来看,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305位,视角位于上海市30所公办本科,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23位,仅次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上海电机学院齐名。
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35位,仅次于天津商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
学科建设需要加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热门专业的定位和持续报考热度,往往忽视的是没有博士学位的大学,而1986年率先获得硕士学位的上海只有7个外经贸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
在第四批学科评估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只有四个专业上榜: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为b,工商管理专业为B-,法学专业为C。
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科建设在财经类院校中只能算是普通的,上海财经大学9个学科入围尚可,有3名a级专业,同为华东区域的浙江工商大学12个学科入围。
取得了A级学科。南京财经大学也有9个学科上榜。
但进入经贸大学排名学科也充分体现了“外贸学院”的特色。 这就是说,财经、法律、外语与老大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度一致,比较盲目地追求大而完整的学校,而进入经济贸易大学则集中在这几年的发展上。
保持“对外贸易学院”的人气,保持特色面向全国,某财经大学有的是,但实力雄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却只有一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广外”称谓加入外语大学,上海将外贸大学由外贸学院更名后,曾被学子们看中。
原来还有一所“外语财经类”院校稳坐美丽的东方明珠。
日前有消息称,上海市打算将上海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商学院合并。 另外,传言将更名为上海经济贸易大学。 由此,在两所学校的学生之间引起了很多讨论,进入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不想丢掉“对外”血脉的历史招牌。
商学院的学子也不想被并入其他学校成为附庸。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确实需要“做大做强”,合并是外经贸大学合并中国金融学院的一条出路。
但保持办学特色也很重要,希望未来上海能早日成长为对外经贸大学就业强、学科实力同样强的外语财经特色明显的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