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题:如何增强中央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应对国资央企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王希

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如何发力? 中央企业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将聚焦哪些重点领域? 在国新办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进行了一一回应。

如何增强央企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回应国资央企热点问题

关键一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我们的改革任务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个是体制改革任务,一个是功能性改革任务。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者主要是巩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来取得的成果,重点解决“有形到有神”问题,推动企业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 后者聚焦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国有企业使命责任

推动企业增强核心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袁野表示,国有资产管理国家总体规划进度,扎实推进,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保障,着力在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例如,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国资央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集中。

集中在为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革不停,离不开改革机制的不断创新。

袁野表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考核,增强政策供给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一致性。

同时,合作健全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切实提高监管效能,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启动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起航行动,制定了综合性政策。

中央企业2023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中央企业在太阳能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ICV等领域推进重组整合。

新产业业态已成为企业重要增长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庄树新说。

他表示,下一步,国资央企将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为抓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取得更重要进展,加快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措施包括谋划推进几个重大项目,选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专项行动,

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志性成果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起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

国资央企还将着力创新央企、地方和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加强企业间合作,共建高效合作、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落地效应,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稳步前进

推进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中国华能开展13家央企新能源项目和运输服务试点,整合邮轮运营资源成立平台公司……2023年,国资央企加大重组整合力度,

在服务国家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新的一年,央企重组整合将聚焦哪些重点领域?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要求,围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目标,扎实推进重组合作工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财管运行局局长李冰说。

他表示,2024年,国资央企将结合“十二五”部署落实,统筹重组整合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节奏地调整优化布局结构。 突出国家战略,扎实实施战略重组和组建新央企,

继续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中央企业将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下一步,李冰将发挥央企引领作用,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大力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积极开拓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形成新优势,打造产业链

加快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