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北京市两会“履职新时代”代表访谈,市人大代表胡宝洋、贾斌、陈桂平讲述了各自履职的故事。

履职新时代 | 三名代表讲述履职故事,聚焦医药健康基层治理

在现场,代表们结合本职工作,对北京医药健康、高质量发展、基层管理等热点话题提出建议。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幹細胞再生医学研究院胡宝洋執行院長:

支持高质量发展,专注业务缓解患者疾病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宝洋是生命科技领域的代表,在他看来,认真研究业务,带领团队致力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技术和产品,服务人民生命健康,帮助首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履行职责的最佳方式之一。

胡宝洋表示,他所在的北京干细胞院是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之一,肩负着探索新时代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双重使命。

“我们围绕重大难治性疾病开发了一系列细胞药物和治疗技术。

目前肺纤维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利用干细胞开发新的细胞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二期,希望早日应用于临床,惠及所有患者。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幹細胞再生医学研究院胡宝洋執行院長。

北京新闻记者王飞摄

胡宝洋说:“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我们不仅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参与者,也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受益者。

今年,制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是北京的一件大事。

作为科技界人大代表,胡宝洋对此十分关注。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按照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以《条例》的施行为契机,围绕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推进高水平的生物医药创新。

“我将牢记人大责任,充当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为人民群众代言,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北京德尔科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

立足本职,让更多的人学习科学运动

“作为代表,我很荣幸,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大。

市人大代表、北京德尔科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表示,人大代表工作是一项极其专业、负有重大责任的工作。

认真参加每次代表职责履行培训,借助北京市人大代表职责履行服务平台,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北京市地方性法规、人大重要公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报等,逐步成长为合格的人大代表。

经过不断的学习、调研,贾斌逐渐明确了职位关注方向——健康领域和营商环境。

“以健康为例,现在很多人喝茶后的话题都是健康。

喜欢跑步和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不知道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适合自己,能真正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贾斌表示,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始将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冰雪运动员医疗保障经验成果面向公众,推进运动功能评估和科学健身探索,让冬奥遗产落地。

市人大代表、北京德尔科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

北京新闻记者王飞摄

“我们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研究科学原理,细化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已经为2000多名代表队运动员和1000多名运动爱好者进行了运动功能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发起了科学健身营

指导他们科学训练、科学运动。

贾斌说,通过持续跟踪3000个样本数据,评估后的科学健身可以大大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

基于这些调查数据,他们开始建立功能评估、运动健身、身体健康动态数据库,建立运动功能评估和科学健身大数据模型,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运动指导,更加智能地实现运动促进使命。

今年,将联合更多专家学者,服务更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构建智能评价和健身应用场景,在国内率先建设体医融合发展、运动促进健康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贾斌表示,未来一年,他将继续深入调查学习,接触更多高层次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向他们学习,继续在运动促进健康和改善营商环境两方面尽职尽责,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市人大代表、朝阳区麦屋街枣营北里社区主任陈桂平:

作为代表,要倾听人民呼声,为人民“代言”

陈桂平来自基层,从事社区工作。

“进行大量调查,提出议案和建议,解决选民的难题。

“她认为这是作为人大代表最核心的责任。

陈桂平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和生活介于居民大众之间,大众的声音她感受最直接。

“很多居民告诉我,辖区内农展北路的道路上没有公交线路,出行非常不方便。

经过实地踏勘、周边居民座谈,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两会上提出增加农展北路线路的建议。

经过与相关事务局实地踏勘、沟通、协商,114路公交车最终在该路段正式运营,切实解决了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老大难问题。

陈桂平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市区代表联动开展工作,可以在市级层面解决很多问题。

“有一个地区的人大代表联系我。 我想在市人大上提出关于辖区供暖管线老化修复的建议。

经过实地调研,陈桂平完善了这一建议,并将其带到市人代会。

当年9月下旬,施工队开始施工地下管线,10月底完成改造,给居民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市人大代表、朝阳区麦屋街枣营北里社区主任陈桂平。

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枣营北里社区是市、区展示基层社会治理的接待窗口,多年来,陈桂平多次接待外籍友人、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向他们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的治理故事。

2023年5月31日,来自法国、荷兰、美国、巴西、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的“国际青年领袖”走进社区,与社区干部、居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记得我刚当选代表的第一年,街道领导提示我,应该将自己参加市人代会的体会和感受讲出来。

”于是,陈桂平精心准备了稿件,向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代表们宣讲。

他们反馈给陈桂平,通过宣讲对代表有了新的认识。

这让陈桂平觉得,要把自己“推出去”,让大家对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有所了解,这也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一种方式。

“在接下来的履职工作中,我将倾听群众心声、收集民意、汇聚民智、为人民代言,不断提升履职宽度、深度和温度,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不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

”陈桂平说。

新京报记者王景曦曹晶瑞

编辑张磊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