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笔头
党建工作对照检查评分表,细致实用!
党建工作对照检查评分表,细致实用!
1 .关于党的建设本身的任务,至少需要掌握四种情况。
加强党支部建设情况、领导队伍建设情况、党组织工作情况,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状况。
当然,其他内容可以根据情况添加。
2 .关于党建功能引领,重点是明确完成的大任务。
比如,抓住党的建设促进脱贫、党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等任务的完成情况,这里说的是把党的建设作为促进工作的引擎,落脚点是推动经济发展,推进社会管理,推动问题的解决。
尽职尽责把工作做清楚了,第三步就要查清尽职尽责的情况。
上面的工作部分,有的可能是面上的工作,职场的工作,集体的动作,那么,如何体现叙述者自身的主观努力和个性意志呢?
这需要调查履行党的建设责任的情况。 比如,主持召开了几次党建工作学习会、分析会、推进会,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几次调研,几次了解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这还需要回顾上一年度的职责承诺,确认上次问题清单解决了多少个,承诺实现了多少个,是否满足了标准。
同时,要深刻反思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对照上级巡视组指出的问题症结,一条一条核查排列,查有无、哪里有多少条。
因为组成了框架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所以前期的工作大致相同。
接下来,应该进入正式起草的一环。
这涉及到框架建设问题,老笔头觉得党的建设框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开篇,资料引言部分,主要描述背景情况、职务概况和基本评价,这部分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例如,
XX现有基层党组织1.75万人,党员42万人。
管好这个团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以来,我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集中精神担负起党的建设责任,扎实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XX落地生根。
全市党风政治风明显好转,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党员干部谋干事建功立业精神大增。
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二是主体,这是述职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努力三大部分,具体有四种写法。
区别内容,就是根据党的建设性质,区别不同的版本分别论述,这是常见的写法。
例如,党的建设有一个概要:
平行学习教育,着眼思想建党并重,着手组织好上党督管并用,重点抓作风、强党严办、抓形象分任务,以重大工作大任务为主线,把党建工作穿插其中、衔接起来
例如,机关党建工作的要职就是这样纲要。
以“大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实现区直机关为大众服务常态化,以“大众满意机关”创建活动为平台;巩固区直机关“四难”专项整治成效,以“尽个人之力、打造XX强”为载体
激发机关党员、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当然,这个纲要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提炼,但表达的总体含义没有错。
按特点划分,就是通过系统梳理年度党建工作,提炼出一些鲜明的特点,一点一点反映整体工作,这种拉锯战往往更抓人。
例如:
突出一个“统”字,压实主体责任突出一个“严”字,加强有效管理突出一个“育”字,抓住强大党员队伍突出一个“建”字,凝聚团队合力突出一个“实”字也就是说,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分为几个阶段来写。
这种书写方式的优点是组织相对简单,只需在每个时间节点上捋工,无需刻意扰动拥抱。
反映成绩要突出重点,重点关注有影响的创造性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可以简化书写。
第三个是结束。 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做好下一步工作表示概括态度,对这部分要求并不苛刻。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取舍。 有没有都行。
如果做了文章的框架,就等于家里有了框架。 然后每一段都要具体地捋句子。
老笔头觉得这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用脚踩着西瓜皮——滑倒。 在这方面,具体分为讲成绩和讲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谈工作成绩和做法时,基本的模式是思维方式的效果,谈谈为什么这么看,具体是怎么看,产生了什么效果。
例如,看看这样的话:
注重在发展实践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做到相辅相成、互利双赢。
……
特别是“史上最大拆统违行动”,支部建在工程、党建在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发挥“带头拆”、“公平拆”的示范引领作用,又经受了“依法拆”、“和谐拆”的群众工作洗礼
8个多月拆除违建1407万平方米,展现出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在缺题的情况下,一般的写法是面点结合,先讲面上的倾向性问题,然后再点具体部位的个别问题,做到总有一点,统一说具体。
请看问题分析:
我在党的建设中“一竿子插到底”的毅力还不够,全面从严治党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基层。 一些乡镇街道书记对党的建设热情不够,作风不多。 一些村社区党组书记党建意识不强,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还很薄弱。
“最后一公里”走不通,管党治党责任就很难落实到基层。
填事例看一篇述职材料具体不具体、深刻不深刻,就看它是否结合具体事来剖析来反思,有的朋友感觉自己材料“放之四海而皆准”,问题就在于缺乏具体的事例来支撑。
当然,选取什么事例也有讲究,应该选那些能反映个人主观努力、能反映单位工作成绩、能反映创新性做法的事例来讲,不能事无巨细都往里加,否则特色和亮点就会被淹没,体现不出效果。
话不多说,再看个具体例子:
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高度聚焦XX书记去年点评的问题,亲自领办交办和督办,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整改落实。
如9万户居民长期不能办理房产证问题目前已完成47764户;新增2163万元投入,村、社区运转经费年均达22万元和70万元;制定实施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本级投入1.5亿元实施20个项目,
推动硬件软件同步提升;查处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456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1人,通报了其中的14起典型案例。
看逻辑逻辑问题是写材料最头疼也最常见的,对于党建述职材料,大家起草完初稿后,需要反复理一理文章的逻辑。
当然,可能大家看了觉得有点抽象,不好操作,根据老笔头的经验,这三个地方需要重点检查检查、揣摩揣摩:
一是段落与段落的逻辑:各自是否互相交叉、互相包含、互相重复,包括段落与文章的关系,它是不是党建述职的内容,是不是写偏了、写跑了。
二是段落与语句的逻辑:每一段的标题能不能盖住里面的内容,有没有不属于标题的部分,语句能不能支撑段落标题,是不是发挥着“众星捧月”般的阐释说明作用。
三是观点与字词的逻辑:每一段第一句话一般为观点思路,那么后面的做法能不能说明观点,是不是滥竽充数、生拉硬扯?顺畅的逻辑,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关系,哪个缺少了,整体框架可能就散了,这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修标题关于标题,老笔头相关的文章讲得比较多了,总的原则就是表情达意要准确,在此基础上寻求形式的美观和亮眼,这个不多说。
磨字词上面动作结束后,重点就是做去“口水话”的工作,把“的”“了”这些容易出现且可有可无的一律删掉;把诸如“开展XX、XX、XX等活动”这样存在罗列性质的句子,
多于两项的部分都删掉;把可有可无的事例都删掉,力求简洁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