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我国2013年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交流、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可持续的合作网络。
推进全球发展和治理改革,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它来自我国,但机会和成就属于世界。
“一带一路”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组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前进,从我国出发,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前进,从我国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欧洲和非洲。
这两条经济走廊横跨亚欧三大洲,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覆盖世界60%以上人口和经济总量30%以上。
我国已与152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这些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其中,“一带”沿线18个国家,“一路”沿线37个国家,“一带”与“一路”交汇处10个国家。
此外,87个非沿线国家也参与了“一带一路”合作。
一、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世界面临的“时代问题”的回答。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也无法实现自身发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希望通过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是我国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块。
我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需要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同时,我国也有能力和责任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既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履行自身国际责任。
“一带一路”是对我国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也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历来崇尚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认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政策沟通更有力。
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了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沟通机制。
例如,中欧领导人会晤、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等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了国际机制的支持和认可。
设施的联系变得更有效率。
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推进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陆海空多维连通网络。
例如,“中欧班列”已开通140多条线路,“中巴经济走廊”已建成22个早期收获项目,“雅加达万隆高铁”已开工建设,“中国老挝铁路”已全线贯通,“中缅油气管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复盖全球等。
贸易变得顺畅。
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优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贸易模式。
例如,“海关互联”项目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已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贸区”项目已设立21个自贸区,“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更加顺畅。
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了金融合作,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创造了金融产品和机制。
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3个成员国,“丝路基金”已投资30多个项目,“新开发银行”已批准70多个项目,“人民币国际化”已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色丝路债券已经发行了100多亿美元等。
民心相通更深。
我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增进民众友谊和了解。
例如,“丝路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启动20多个项目,“丝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已有200多个成员机构,“丝路大学联盟”已有170多所高校参与,“丝路电影”
“丝绸之路旅游年”已经举办了4届。
对我国来说,“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它有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对沿线国家来说,“一带一路”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
它有助于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改善民生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世界来说,“一带一路”是促进和平合作的重要平台。
它有助于世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互利,拓展文化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稳定。
结语“一带一路”是一个以合作为主题,以共赢为目标,以共建为方式的全球公共产品,它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愿望,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的未来还很长远,它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筑“一带一路”,共享“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成果,共创“一带一路”的辉煌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