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截至2023年10月,已有152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3年是中国发表“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参加此次高峰论坛。

一分钟了解“一带一路”

特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出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通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其中,“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一个是途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 二是新疆经由巴基斯坦到达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各国,包括印度洋、中亚和西亚。

“一路”是指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 从中国大陆通过沿海港口从南海到印度洋,或者从中国大陆沿海港口通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为什么倡导“一带一路”首先植根于历史。

公元前140年左右的中国汉代,张诺从长安出发,开辟了一条由东向西的道路。

唐宋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成为沟通东西方的重要商道。

15世纪初的明代,郑和进行了7次远洋航行,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

千百年来,古代丝绸之路就像川流不息的“大动脉”,促进了亚欧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是时代的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投资贸易结构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在深刻调整。

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最大公约数,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潮流,有利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经济政策协调。

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三、“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核心是“五通”:

一个是政策沟通。

加强政府间合作,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

二是设施的联系。

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渠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非地区的基础设施网络。

三是贸易畅通。

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域内和各国良好的商务环境。

四是资金融通。

深化金融合作,推动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贷体系建设。

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五是民心相通。

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流、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四、“一带一路”成果是什么?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理念到行动、愿景到现实,成为热门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建设了“一带一路”大家庭。

在投资领域,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同时,共建国也积极在华投资,10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企业近6.7万家。

10年来,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的新通道。

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达到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超过7.8万列,运输货物超过740万箱,运输货物种类在出发初期以数码产品为主,目前已扩大到53类、5万多种产品。

在“硬联通”方面,中国老挝铁路、雅加达万隆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将开辟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绸之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

“六廊六路跨国多港”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

在“软连通”方面,与共建国家在继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对15个国家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个自由贸易协定。

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项标准化合作协定,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在“心灵连接”方面。

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丝路”政府奖学金。

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小而美”的合作品牌。

懂#8组数字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峰会举办##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