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婴儿共玩游戏》,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实验研究(适时施教)”课题(课题批准编号:13010488B)的研究成果。由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和北京、山东、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幼儿教育专家、多家知名幼儿园,耗时10年,联合打造的适合于0~3岁婴幼儿的情感培养、智能开发教育课程。该成果全书共6册,70万字,从生活中选取促进0~3岁婴幼儿情感、智能发展的1096个游戏,为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儿童情感培养、智能开发的有效方法。
欢迎选用!祝您的宝宝身体更健康、情感更快乐、智能更聪明!
蒋振远|陪孙子(女)成长的学问:影响幼儿协调能力发展的因素(154)
(宝宝出生第585天:爬上高处取物)
一、其它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动作速度、弹跳力、柔韧性等运动素质与协调能力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完成动作时把握动作技术的空间、时间、节奏等及肌肉用力的协调配合。
二、运动技能的储存数量
运动技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储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从而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协调能力。
三、个性心理特征
幼儿的协调能力与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信心坚定、意志顽强等心理品质有直接关系,这些心理品质影响到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关注!
愿与君携手共赏更多智慧的光芒!
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2009新中国百位教育家);墨子研究学者;曾任: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组长(课题编号:13010488B),中国基础教育学会“适合学生的教育”(中基课2016197)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特聘首席专家;山东省滕州市教科所原所长。现任: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
从教54年,精心致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悉心努力践行墨子的教育思想。“适时施教”理论的代表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是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用书。2007年8月国家教育部资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评审纳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育家成长系列、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教育部特级教师计划、中国特级教师文库”。2020年予以重印。墨学研究的代表作《墨子教育新论》,2023年11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墨子教育思想的著作,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谷汉民语)。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