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减轻家庭教育负担的良策

王英

出生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生育意愿低下,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大力发展“上门”普惠幼儿,发放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全民教育范畴。全民义务教育缓解“刚性需求”家庭教育、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生育限制已全面放开,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与去年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年轻夫妇组成的“超生游击队”相比,世纪以来,当代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社会上大量出现的“丁克家庭”外,普通家庭生二三胎的愿望并不强烈。在一些大中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意愿甚至较低。问题是,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转折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生育过多、抚养孩子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主要原因之一。孩子们要缴纳大量的学费才能上幼儿园、高中、大学。工作之后,还要给孩子买房、买车、娶妻生子……除非做生意赚了很多钱,或者有其他收入来源,否则普通城乡工薪阶层家庭确实会感受到“压力”。如此之大”,光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投入就让很多年轻父母望而生畏,成为压垮他们生孩子愿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各类高标准民办幼儿园竞相提高收费门槛。三年的学前教育甚至可以耗尽一个家庭多年的经济收入。

也正是因为如此,生育政策成为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去年9月,全国政协组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专题调研组,就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现场调研。针对当前部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全民受益不够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丹建议探索推进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儿班,为2至3岁婴儿提供托儿服务。将儿童服务纳入以公立机构为主导的普及幼儿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个建议与林勇教授的提议不谋而合。

毫无疑问,大力发展普惠育儿,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可以大大减少普通家庭的教育投入。这是应对人口发展关键转型期、解决年轻人生育意愿低、提高生育水平的途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好政策,也符合时代需要。

从全球范围来看,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国家实现了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目标,政府承担全部学前教育经费。日本政府也通过了相应的法律,近期将实现3至6岁儿童的免费教育。因此,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赶上世界教育发展步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从社会回报率来看,幼儿教育也应纳入义务教育。全国政协委员蔡昉研究显示,教育阶段越早,社会回报率越高,其中最高的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如果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教育,将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由于幼儿教育的社会回报率最高,因此应该由政府买单,而不是由家庭承担全部教育费用。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脱贫后,部分地区具备了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去年,针对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卢玉刚表示:“关于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是从《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来看,目前我国学校只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遵守该法的规定。二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具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现实条件。”

虽然全国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探索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经验和途径。它不一定必须是“一步到位”。比如,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迅速,一些地方的JDP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让人民群众获得最大的获得感,可以率先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应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建设一大批普惠性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发放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实现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目标尽快地。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