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指的是什么妙计,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谁的答案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失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里面的“夫人”就是大小姐“孙尚香”了,孙尚香这个名字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杜撰的名字。在《三国志》中只有“孙夫人”这个名号,“赔了夫人又折兵”就是对孙权嫁妹一事的讽刺之语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三国演义》第55回中的名句,给个甜枣、然后当头就是一棒,有更强烈的讽刺意味。
然而这句话最早出现可不是在明朝,在元朝《隔江斗智》杂剧中,有一句台词是:
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不仅没得到什么名号,反而留在荆州,为刘备抚养前妻的孩子刘禅,刘备攻打益州之后。孙权震怒之下,派船到荆州接妹妹回家,当然这个“接妹妹”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捉刘禅为人质”。
而孙夫人也的确是带着刘禅一起走的,但是被赵云和张飞拦下,最终独身一人回到了江东。而孙夫人在正史中的记载到此为止,远没《三国演义》中那么精彩。
不满三十岁的孙权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年近50岁的刘备,是有其政治目的在其中的。而孙尚香正如陷入政治漩涡中的女子一样,纯属是政治牺牲品,正史中甚至没有她的名字、生卒年月,只知道她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枭姬”,在岁月静好的时候,嫁给了老牛,最后又因政治目的,回到江东,消失在政治的视野中。
“赔了夫人又折兵”被人熟知是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刘备借荆州,一去不还。周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鲁肃出主意,让周瑜劝说孙权假意把妹妹嫁给刘备,引刘备来到江东,囚于牢笼,以刘备换荆州。
孙权同意,并派人说媒,此举被诸葛亮识破,定下了三条妙计,让赵云保刘备过江。
在江东大肆宣扬刘备娶孙尚香的消息,一时间吴国中,无人不知;通过乔国老和吴国太的质询,孙权无奈之下,只能假戏真做,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周瑜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将刘备留在江东温柔乡中,终日与孙尚香厮混。
赵云按照诸葛亮计策,假传“曹操大军直奔荆州而来”,最终在孙尚香的劝导下,刘备夫妻决定潜回荆州。
孙权得知消息,派兵去追,并和周瑜形成合围之势。
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就是让刘备打感情牌,将“周瑜诡计”和盘托出,引得孙尚香“立目扬眉,喝令这些人让路”,最终刘备逃到了长江边上。
在长江边上,孙权令手下“宁可连孙尚香一块杀了,也不可让刘备逃走”,此时诸葛亮大军突现,和吴军在江岸大战,大胜而归。
吴军死伤无数,周瑜拼尽全力才逃到船上,听得对岸士兵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指的是什么妙计,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里周瑜、孙权打算以孙尚香为诱饵诱使刘备就范,没想到刘备竟毫发无损,而且抱得美人归,周瑜妙计落空。据说史实里是不存在的,而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
赔了夫人又折兵,原文哪个赔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东汉末年的故事,当时孙权的大将周瑜想用孙权的妹妹孙留香留住刘备,结果弄巧成拙,不仅孙夫人真的嫁给了刘备,而且发兵攻打刘备的部队也失败了,所以后人有诗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好了,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