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 科学幼小衔接的10个细节!
收录于话题
很多孩子和家长正在面临
“幼小衔接”,
在这种阶段性的过渡时期,
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新环境,
能不能和同学老师和谐相处,
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
自信独立地面对学校的新生活呢?
这10个小细节,或许能帮到你和孩子!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的准备不可忽视。
1.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上学
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从以玩为主过渡到开始进入正规化的学习,班级里也不再是好几个老师带着二三十个孩子玩儿,诸多的变化首先引起的是孩子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可以经常以正面性的语言描述小学的生活,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到小学里面转一转,提前熟悉下校园环境。
2.安全教育要做在前面
入学后,孩子的安全问题是家长应该首要的事,比如游戏安全,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接送安全,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饮食卫生安全,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等。
特别要关照孩子,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任何人不得冒犯。
3.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
相比幼儿园的宽松快乐,小学的生活一下子紧张了许多,家长在暑期应该调整孩子的作息,按照小学的普遍进校时间推断孩子的起床时间,而且要逐渐缩短孩子的午睡时间,把孩子的生物钟慢慢调整过来。
4.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里尽管也有很多规则,但是相对宽松。进入小学可不一样了,孩子们需要遵守更多的学校规则、社交规则等等。
这个暑期,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遇人打招呼、犯错后要真诚道歉、饭前饭后洗手等等,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并且这些规定家庭成员应该全都遵守,让孩子逐渐理解并持之以恒去做。
5.渐渐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小学新生中经常可以见到孩子不会穿鞋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和文具,有的甚至连文具盒都打不开,很容易受到同学嘲笑而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帮孩子一起寻找原因,事后可以和孩子交流解决事情的心得体会等等。
6.将学习与游戏巧妙结合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多学点小学的知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方式不对,会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反而得不偿失。在暑期,家长可以把想让孩子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共读中,让孩子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7.和孩子一起模拟训练
这样的“模拟常规训练”包括上学带齐学习用品,准时到校;听到铃声响走进课堂,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书包放进课桌里;老师来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上课注意听讲,发言先举手等,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8.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固定的学习地点,重在安静、整洁;准备高度适宜的桌椅,椅子高度以孩子的双脚能平放地面为宜;桌子高度正好在孩子坐下后的心窝高度。让孩子参与进来,选择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感受“要上学”的喜悦。
9.带孩子多出去走走
幼儿园里,老师更像是妈妈,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老师的;但是小学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多围绕在教学内容、课堂纪律、课后作业这些方面。
在暑假,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还要鼓励孩子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增强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10.建立一个入学小档案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学会介绍自己,会写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记得家庭地址、父母单位、生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入学个人档案,让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和家校共育的希望。
幼小衔接,
是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跨越这些过渡期,
需要累积小智慧、小心思,
所以各位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
而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闪光点”上,
认可、发自内心欣赏孩子,
孩子的光芒才能绽放。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作为家长与其说在看着孩子长大,
不如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
面对、适应、改变,
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吧!
同时希望孩子们能顺利度过升学衔接阶段,
开启愉快的学校生活~
幼小衔接的六个断层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程,最终帮助孩子顺利跨过这道坎。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长。
德国的哈克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六个断层关系:
主要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升入小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在生活照顾上的角色会逐渐减少,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失去了依靠,使孩子感到有压力和负担。
学习方式的断层
小学中分科目、常规课堂的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游戏为主、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课堂时间的延长、知识化程度加深和游戏化程度下降,孩子在行为、心理和学习上都需要转变和适应。
行为规范的断层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会得到满足或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是要求遵守学校章程的,不再似幼儿园的随意和自由,可能会让孩子有束缚、限制的感觉。
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小伙伴分离,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圈,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的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期望水平的断层
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在学业上的要求增加了,减少了孩子游戏、玩耍的时间,孩子需要在学习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会感到压力。
学习环境的断层
幼儿园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产生学习障碍。
哈克教授的六个断层关系总结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孩子所面临的转变,为家长进行提供了着力点,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从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全方位对孩子进行衔接,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转变,帮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软着陆”。但千万注意,不要机械地认为小学是“零起点”教学就等于孩子可以“零准备”入学。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家长还是要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适当储备一些知识。
幼小衔接,家长们担心什么
一
邻居家的孩子都在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这样提前抢跑效果会好吗?
家长们请放下焦虑,孩子们进入一年级学习进度还是挺慢的,其实与学习知识相比,一年级的老师们更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参与活动的情况如何,课后能否做到及时复习等,这些才对孩子的发展更为重要。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不仅没有帮助,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幼儿园就过早学习一些知识,超越年龄的能力诉求,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这对孩子适应小学来说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即使孩子死记硬背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学习效果,小学刚入学也的确能走在同学们的前面,但是以后呢?总会碰到新的知识和挑战,在那时候再去重新适应会不会难度更大呢?
二
都在提倡零起点入学,这样没问题吗?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零起点指的是教学体制,对抗的是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教育行为。鼓励的是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完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的配备,丰富游戏资源。是将目光放在孩子的长远发展上,而不是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拼光了孩子所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大数据显示,孩子“零起点”入学,其实真的没有问题,零起点学生和非零起点学生,小学生活适应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并且提前学习可能会抑制儿童记忆发展,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入学,家长们具体要做些什么准备呢?这里也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第一个准备:心理准备
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期待。湖北宜昌某外国语小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面向1700余名幼儿园大班家长的问卷调研中,竟然有67%的家长没有想过如何让孩子提前对小学产生期待。没有期待,如何让孩子爱上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呢?所以上小学前,做好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这样做:
用语言引导
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孩子将要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用榜样激励
请身边其他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给自己孩子讲讲上小学愉快的经历。
走进小学亲身体验
带着孩子走进心仪的小学参观,如果可以,最好能让孩子体验一节小学的课堂。
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
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宝贝真有毅力啊”“你做得不错,但如果……可以更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
第二个准备:习惯准备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幼升小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五种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定时入睡,早睡早起,坚持午休。
好好吃饭
自己吃饭,少吃零食和路边摊食品。
讲究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便后冲厕所。
物品还原
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生活自理
自己穿衣,整理书包。
第三个准备:能力准备
培养孩子适应未来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能力的习得会是受益终身的,其中阅读力和专注力两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阅读力
(1)坚持定期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到书店买书;
(2)坚持每晚半小时亲子共读;
(3)坚持读书,给孩子做好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4)坚持为孩子寻找阅读伙伴并搭建分享平台;
(5)坚持无压力阅读,在阅读的早期,只和孩子“聊”书,绝不“检查”孩子阅读成果。
可以说,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送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当然,早期阅读绝不是早期识字,家长们要分清二者区别,切不可急功近利,用识字替代阅读,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专注力
关于培养专注力,这里有四个建议:
(1)远离手机。频繁地玩手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2)关掉电视。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会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
(3)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但需要特别注意三条:一、不能将孩子规则以内应得的东西也延迟满足;二、规则以外的,可以满足的,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则应说明原因;三、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的,不能哄骗,而应温和而坚定地说明原因。
(4)创设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要培养他的专注力等习惯,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幼小衔接,重点什么?
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简称 NEGP)”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包含儿童在身体健康与运动领域、学习方式领域、社会性发展领域、言语发展领域和认知发展领域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已经是目前国际上有关幼小衔接内容能够达成共识的说法。家长可以从这五大领域出发,参考图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不同领域的能力。
在身体健康与运动领域,家长可以帮助幼儿通过运动、家务、手工、画画、弹奏等方式,提高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增强手部力量,以适应入学后的写字学习;在社会性发展领域,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结交朋友,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待人礼貌、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等;在学习方式领域,通过陪伴游戏,生活中引导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在言语发展领域,家长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当幼儿口头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引导他们清晰表达;在认知发展领域,家长可以指导幼儿学习生活里的行为规则,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等提出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概念,包含学习品质、情绪与社会性、数学准备、言语与语言能力、身体与运动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和知觉转换能力等八大维度,成熟水平越高,则入学准备条件越充分,家长可以借鉴此概念,从不同维度出发,观察孩子是否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并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孩子相对较弱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在入学准备期请家长不要吝啬鼓励和赞赏。但凡孩子取得进步,都要告诉他“你太棒了!我真为你骄傲”等等。孩子越有信心,越愿意去努力学。孩子进入小学,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家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幼小衔接不是一两个月的任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趁暑期,家长们赶紧行动起来,和孩子们一起做入学前的衔接准备吧~
-END-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