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可贴是每个家庭小药盒的必备物品,但对于创可贴的使用,大多数人并没有做对。
央视财经网报道,苏州一名4岁女孩使用创可贴被非法切割。
女孩咬指甲时划破了皮,父母用创可贴简单地包在孩子身上,孩子自己用布和橡皮筋加固。
几天后,家长打开创口贴时,发现孩子手指末端发黑,经医生诊断后,孩子手指肌肉坏死,提示需要截肢处理。
那么,创口贴到底该怎么用呢? 今天的编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01 .含药不含药怎么选? 目前市场创可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含药,属于药物范畴; 另一类不含药,属于医疗器械范畴。
至于选择哪种创可贴,主要看伤口是否有感染的风险。
小伤口,无活动性出血,无感染症状的,用不含药的创口贴,起到与外界隔离保护作用;
如果出血稍多,或者不具备彻底消毒的条件,就需要使用含药的创口贴才能起到消炎消毒的作用。
有两种常见的药膏:
一、含有中药成分,如云南白药创可贴,用于镇痛、消炎、治愈。
二是苯扎溴铵贴,如邦迪,俗称杀菌弹力胶布。
其主要结构为平布胶布和吸水垫。
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广谱杀菌剂,适用于小伤口和擦伤等患处。
两者均可用于小伤口的杀菌,但如果伤口感染无法控制,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千万不要自己盲目处理,也不要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02 .这样使用创可贴是错误的! 大多数父母将胶布直接缠在孩子受伤的手指上,或直接贴在受伤部位使用。
这其实是错的!
使用创口贴前一定要消毒,避免污物诱发伤口炎症。
另外,创可贴不推荐环状绷带法。 特别是手指、脚趾等部位。 这样包扎的话,容易引起手指末端的血流供给障碍。 前苏州一名4岁女孩的手指坏死,是因为使用这种包扎方式,缠绕过度。
在贴创可贴之前,可以从中间剪掉创可贴的两翼。 请注意不要切到中间的部分。
伤口处于非关节时:先上两片交叉贴,下两片平行贴。
伤口在关节处时:上两片交叉贴于上,下两片交叉贴于下。
这很牢固,也不影响手指的移动。
如果手背或其他平坦部分有划痕,不要剪,直接贴平就可以了。
胶布要勤更换,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如遇积水、渗血、分泌物溢出,应及时更换,避免细菌繁殖引起伤口感染,胶布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天。
使用时随时观察,其间出现伤口红肿、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03 .儿童使用创可贴时,也要注意这些问题1 .防止伤口
一般来说,小伤口和割伤不会留下伤痕。 小伤口愈合后留下的褐色痕迹,是炎症后留下的色素沉着。
防晒霜可以加重色素沉着,如果伤口愈合过程中不使用创可贴,可以涂防晒霜进行防护。
2 .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并不比贴创可贴更有利于愈合
“湿性愈合”理论证实,湿性愈合环境伤口比干燥愈合环境伤口的愈合速度快。 因为表皮细胞在胶布制作的湿润环境中更容易迁移,伤口渗出液产生的各种酶可以加速伤口自身的清创愈合。
并且用胶布覆盖伤口,可以避免继发伤害和感染,给伤口提供“舒适”的愈合环境。
3 .“防水”胶布不防水
有些产品叫“防水胶布”,但真的不要当伤口的“雨衣”。
防水创可贴也仅限于雨天防水、简单洗手防水等情况。 长时间泡在水里的话,防水创可贴也会变得措手不及。
因此,无论使用哪种创口贴,都要避免接触水,被水淋湿后要及时更换。
4 .儿童使用儿童创口贴
成人创可贴粘性强,孩子敏感的皮肤无法耐受,不小心会拉到伤口。
5.2岁以下幼儿不使用创可贴
2岁以下幼儿皮肤尚嫩,不建议使用胶布。
6 .小心使用液体创口贴
液体创可贴确实方便,但其中往往含有酒精和其他挥发物,这些成分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酒精中毒。
7 .创可贴不让孩子玩
市面上有很多创可贴。 一些孩子把它贴在干净的皮肤上作为贴纸。 会引起皮肤过敏,也会引起感染。
8 .这些情况不要使用创可贴
动物抓伤咬伤:先用肥皂水多次冲洗,再用碘酒消毒,不露伤口包扎,及时到医院就诊,注射狂犬病疫苗;
大而深的伤口
皮肤疾病或化脓感染的伤口
锈蚀的铁等刺伤或刺伤:立即去医院进行深部冲洗,注射破伤风疫苗;
被生鱼的刺或虾壳类的尖锐物刺伤:创伤弧菌容易感染致死,刺伤后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创可贴黏在皮肤上撕不掉,可以用热毛巾敷在创可贴上2~3分钟,再轻轻撕下来即可。
小朋友好动难免磕磕碰碰,但创可贴不是万能胶布,如果流血严重或者伤口恶化,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