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之至,阳气之始,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之长之至,故称“冬至”。
“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小年”,一是年关近,寿数不多。 二是展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的面,一整天都有一线之隔。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白天渐渐变长。
冬至那天是“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的歌谣是这样说的。 “一九、二九不动手,三九、四九走冰上。 五九、六九沿河观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
”
冬至的起源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量冬至。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殷周时期,把冬至的前一天定为岁的最后一天,冬至祭相当于春节。
之后,实施夏历。
冬至一直是24个节气的第一名,被称为“亚岁”。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的阳气开始加强,意味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在那之后,一般的春节祭祖和家庭聚餐等风俗也经常出现在冬至。
以冬至为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流传至今。
冬至三候
等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这时,太阳的空气在生长,但阴的空气仍然非常强烈,土里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等待麋鹿的角融化
麋鹿与鹿同属一科,但与阴阳不同。 古人以为驼鹿的角是面向年轻人的,所以是阴的,但冬至太阳就诞生了,驼鹿感到阴森,渐渐解开了角。
三候水泉動
因为刚有了新鲜感,这时山泉水就会流动,很温暖。
冬至习俗
祝你幸福
《周礼春官神仕》 :“冬日到了,招来天神的幽灵。
“目的是祈祷和消除全国的瘟疫,减少荒年和人民的饥饿和死亡。
賀冬
《后汉书礼仪》 :“冬至前后,君子静身,百官绝事。
选“能之士”,吹笙,奏“黄钟之律”,祝贺。
所以,在这一天,朝廷放假休息,亲朋好友各自用美食馈赠,互相走访,欢度“塑身静体”的节日。
祭祀
冬至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这一天在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孝敬父母。
明、清两代,皇帝有一个叫“冬至郊狼”的祭天大典。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送贺词的仪式,要像元旦一样互相扔刺祝贺。
冬至饮食
“时令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时候赶时间,冬至不吃,还要什么时候?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馒头的习惯,南方地区有这一天吃冬至米粉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这里有你家乡的味道吗?
餃子
谚语说:“十月一日,冬至到了,家家吃水饺。
这个风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传说医圣张仲景是他回到家乡回到南阳的。 正好是下大雪的冬天。 当他看到南阳同乡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请他的徒弟在南阳关东盖一间医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寒药放在锅里煮,取出来切成碎末。
用面包做成耳朵形状,放入锅里煮,制成名为“驱寒矫耳汤”的药施于民食用。
吃过饭后,村民们的耳朵完全好了。
此后,每到冬至人们都会模仿着吃,这是因为有了吃饺子的习惯。
馄饨
以前的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传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人中有浑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暴。
人们恨之入骨,用肉包之以方,取“泥”和“屯”之音,称之为“馒头”。
通过憎恨食物,平息战乱,可以过上和平的生活。
第一次做馄饨是在冬至那天,因为冬至那天家家都吃了馄饨。
吃羊肉
据说冬至吃羊肉的风俗始于汉朝。
传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的是樊哙煮的羊肉,味道美极了,赞不绝口。
从此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风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
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
南方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
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
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
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养身
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