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宇星、季明权通讯员范素素
隆冬时节,宁津县滏阳河耿庄桥段,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偶尔有水鸟在江面游动、觅食,一片水乡美景……
宁津县地势低洼,素有“九河下游”之称,北里河、滏阳河、小漳河、老漳河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近年来,宁津县高度重视河道管理维护,根据各河道灌溉、排水、蓄水、景观功能统筹安排,统筹全区水利管理,全力把“水文章”做实做细。
因地制宜改造池塘
近日宁晋县吧,在宁津县苏家庄镇高庄科村南垂钓园,一池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里曾是一处废弃的池塘,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近年来,宁津县把池塘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按照“一坑一法、一坑一景、分类指导、示范推广、全面推广”的思路,全面推进池塘治理。同时,该县积极开展水系连通和美丽水乡建设,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统筹规划,统筹河道疏浚、岸坡治理、水系连通、污染治理、人文景观营造等工作,打造“河道畅通、水质清澈、岸边绿意盎然、风景秀丽”的水乡富城,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宁津县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作用,村“两委”干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全县范围内对街巷、房前屋后、路塘等生活垃圾、杂草杂物等开展了拉网式清理。针对垃圾清运重点难点,在坚持日产日清的同时,形成了“定期巡查、快运、回头查”的闭环管理模式,实行镇、村、巷三级网格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宁津县将查出的问题塘全部纳入河长制小微水体管护范围,实行“坑长制”,全面推进废弃塘整治,打造优质乡村生态水网。同时,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塘,将改造成小公园、小花园。
“为确保水塘产权清晰、管护到位,县里设立了水塘管理人公示牌,要求管理人定期对水塘进行检查、养护。我们将建立健全村镇两级水塘管护制度,确保长期保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宁津县苏家庄镇高庄科村水塘管理员乔军说。
结合实际推进水源置换
“两年前,我们完成水源置换,集团所属15口水井全部关停。水源置换后,我们公司节水率提高12%,年回用水84.3万立方米,年节省地下水开采量400万立方米。”宁津县京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增先告诉记者,2021年,公司地表水标准化推进,年节水16.4万吨,折合水费52.6万元;中水回用,年节水67.9万吨,折合水费212.5万元,为公司节省了不少开支。
据了解,近年来,宁津县积极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实施了6个重点企业污水处理技改项目和再生水回用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地下水资源消耗明显减少。在充分利用过境客运用水的基础上,宁津县还实施了河水置换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及供水管网,利用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对京龙集团、裕丰集团等工业用水大户进行直供,年消耗河水1704万立方米。为彻底解决水源不足问题,采取“专项资金+专项债券+社会资本”方式,启动实施总投资16.34亿元的城乡供水源河水置换工程,力争建成全省一流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 如今,全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园区用水替代率已达90%以上。
“在推进水源置换的同时宁晋县吧,我们还注重依托河道入渗提高地下水位进行‘补水’。目前,已通过滏阳河、澧河、乌河等河道累计完成生态补水4542万立方米,河流两岸3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止跌回升,多年干涸的河道常年有水,河道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宁津县水务局副局长赵武介绍,如今全县纯河道灌溉面积16.3万亩,井河复灌面积7万亩,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着眼于整个区域水网的长期发展
位于九河下游的宁津湖是我国第三大蓄洪区,漳河、北沙河等河流在此汇聚。去年以来,宁津县及时利用闸、渠、塘等工程开展引调蓄水工作,在确保行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滞留县域内雨水资源,初步实现了“河河川有水”。
宁津县积极开展生态补水,充分利用长江、黄河水,用好水库水,协调多水源向河道补水、蓄水。目前,宁津县正在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区域水网工程,构建“一轴、三网、多核”总体布局,通过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生态景观等工程,实现“河道畅通、水质清澈、岸边绿意盎然、风景秀丽”,全面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其中,“一轴”指区域水系生态轴线,三网分别为“西部湿地生态网”、“中心城区兴城网”和“东部灌区绿水网”,“多核”指黄河及雨水调蓄工程、水系公园、水美乡村振兴等多个节点。
一幅人水和谐、美丽的宁津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